剛剛,看到則振奮人心的新聞,臨近年底,沿海很多外貿工廠開啓“爆單”模式。佛山一家小家電企業,工人們忙着來回裝載貨物。由於今年出口的訂單與國內訂單同步增長,目前他們的產品車間已經堆不下,只能臨時放到院子中轉。

同樣在廣東,一家以生產吸塵器等小家電產品爲主的企業,今年相關產品的海外出口也迎來成倍的增長。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出口增長超過600%,加溼器等環境健康類別的產品,以及吸塵類的產品都屬於增長範圍內。

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炒鍋、麪包機、榨汁機等出口分別增長62.9%、34.7%、12.1%。用網友們的話說,現在西方因爲困難二次衝擊,大部分工廠停擺,只能依靠中國製造維持生活。

以至於在沿海很多工廠都出現了“用工荒”,佛山一家工廠,9月前生產線工人大概有300多人,如今工人增加到了450人。即使這樣,他們每天還要通過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排單計劃。

有位中山的網友還現身說法,他家的廠接了幾十萬的單,也面臨着用工荒,50多歲的工人都要。上個月的十一假期,全廠10多個員工只放了2天假。一週7天,有6天都要加班。

甚至,深圳有家小家電企業負責人透露,10月份以來,海外客戶每週都會給他們新增訂單,但因爲生產線的工人不夠,現在面臨招工難,有大量新的訂單都不敢接。

這一幕,讓人思緒萬千。曾經,還是這些中小製造工廠到處求人,主動要活來幹,不代工就沒法生存;但現在,情況已經在變化了,是外國人求着中國工廠代工,主動權掌握在中國製造手裏。

有人分析稱,這是因爲印度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沒起來,品牌方發現將產品給他們代工,無論是質量還是效率,都遠不如中國工廠高。畢竟,改革開放40多年的沉澱,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另一方面,很多中小製造工廠,已經無比清楚給人做代工的悲哀。比如蘋果,在iPhone背面有句話:“蘋果在加利福尼亞設計,在中國組裝”。也就是說,蘋果把設計、開發高含量技術和高成本的採購都放在美國,把低含量的組裝放在中國。

要知道,一臺蘋果組裝成本才佔蘋果成機的2%,iPhone 12成本2700元左右,給國內代工以及其他國內採購,加起來也不超過500塊。這就是代工的悲哀,自己幹最辛苦的活,到頭來給外國人做嫁衣。

幸好,今天的中國製造已經看清一切,代工反而不是那麼必要,這麼多年苦練內功,要撕下洋牌賣國產,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打造自主品牌。

就拿拼多多數據來說,從2018年至今,1500多家中小製造工廠陸續揭竿而起,加入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通過互聯網與消費者直連,提高品牌影響力。一年多來,已累計推出定製化產品4000多款,訂單量突破4.6億單。

前不久,拼多多還推出了“新品牌計劃2.0”,宣佈要全面升級“新品牌計劃”。未來5年,扶持100個產業帶,聯手5000家中小製造工廠,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銷售額破萬億大關。

這意味着,接下來將有更多有實力、沒名氣的中小製造廠商聯手拼多多,藉助互聯網大數據,真正實現“按需定製”,生產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國貨。同時加速建設自主品牌,實現轉型升級。

今天,國貨正在加速崛起,中國人去日本搶馬桶蓋的日子,終究成爲歷史了。被帶回來的,不僅是消費,還有曾經消失的民族自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