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听过比尔盖茨的大名,他为了创业从哈弗辍学的故事更是被各种鸡汤学大师拿出来说了一遍又一遍,譬如:没有比尔盖茨破釜沉舟的勇气,你凭什么成功?要过就过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连裸辞的勇气都没有,你注定是个穷人!听懂掌声!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这些大师一个说得比一个冠冕堂皇,但比尔盖茨的回应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没有破釜沉舟,只要创业失败依然可以回到哈弗完成学业,毕业之后找个好工作养家糊口根本不在话下。所以这个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奇迹呀,只是你得到的信息不全面而已,你大概不知道比尔盖茨的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华盛顿大学董事,银行系统的董事以及国际联合劝募协会的主席,他的外祖父曾任国家银行行长。

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顶层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在接受最为严格的精英教育,生命的每一步基本上都被规划好了,如果没有天纵之资,那么单凭个人意愿想从哈弗辍学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家里面长辈就直接把他摁住了,所以大家想一想,比尔盖茨从哈弗辍学这件事,再去细细品味,是不是更像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营销活动呢?

通过这个博眼球的举动来换取全世界的关注,然后再把他身后的企业和品牌打出去,是不是更为震撼呢?显然,比尔盖茨和他背后的家族做得非常成功,这个故事会一直被传唱下去,隐瞒了部分事实后,写在微软记事的第一章里面:他是个有勇气的,他放弃了学业,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沐浴在圣光下,没人关心哈弗是不是给他开了后门,毕竟大部分人类,只是单纯需要鸡汤罢了。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就是那大部分,而给穷人喝的鸡汤,恰恰就是这种带毒的鸡汤。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揭露了西方社会残酷的游戏规则以及,西方的穷人为何永远无法翻身。

书中说富人更加希望社会稳定,阶层固化,这样以来穷人就不会往上层社会流通,就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试想一下,假如一个社会中人人都拥有等量的财富,那么还会有谁愿意去干那些扫大街的苦活累活,还会有谁愿意卑躬屈膝的为他人服务?因此没了穷人,整个社会都将没有办法再正常运转,所以西方的社会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缺底层的穷人。为了不让这些穷人翻身,西方的资本家们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门槛。

比如一个穷人在大城市生活的成本是一个月2000美金,资本家给他一个月发3000美元的工资,这样穷人一个月就能攒下1000美金,十年之后再把这些攒下的钱用来买一套房子,娶一个老婆,这就相当于用另外一种方式把钱又还到了资本家手里,房子,车子,孩子三样东西紧紧的拴着穷人,让他们腾不出手来去干其他的事情,甚至腾不出时间来去思考如何破局,即使想要破局,也没有启动资金,最后穷人想一想,还是算了吧,这辈子就这样了,我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总可以了吧。

想法很好,但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有两种教育制度,一种快乐教育,一种精英教育,比尔盖茨接受的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是用钱砸出来的,哈弗四年的学费将近30万美金,而美国中产阶级一年的毛收入才8万美金,他们的孩子去哈弗都很吃力,更不要说美国穷人的孩子了,压根没门。

而且美国好一点的大学都需要推荐信,穷人一般没有这种有名望的朋友,所以他们的孩子要么高中辍学,要么上了野鸡大学,将来的成就可想而知。

同时,富人们为了能让穷人安心呆在他们的阶层做了很多工作,最著名的就是“奶头乐”理论,他们制造了很多让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这些东西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他们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这一社会麻醉剂将会带来“马太效应”就是,沉迷的人继续沉迷,清醒的人保持清醒,人与人的差距,甚至阶层间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了。

有人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太平盛世也许看不出来,但是今年的疫情一来美国社会马上就暴乱不断,为什么呀?因为疫情带来的困境把那些沉浸在奶头乐之中的穷人给惊醒了,他们惊恐地发现自己无法翻身,因而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支持“零元购”活动的黑人说:他们可以通过“零元购”活动来补偿自己的损失,毕竟那些店铺都有保险。

第一遍看这个视频,我嘲笑这个黑人的无知,第二遍看这个视频,我震惊西方社会的黑暗。他们麻木,血腥,残忍的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而无动于衷,甚至没有认为自己有错,是什么样的愚民手段才把他们变成了这副模样。

我突然想起了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西方社会那种对疫情毫不在乎的态度,那些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死得再多,也终究会以极快的速度补充上,在他们的眼里,病死多少都不是不幸的。这就是他们的态度。

请问连这些穷人生死都不关心的社会,会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