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借貸雖便利 超前消費別上癮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雙十一即將來臨,10月21日預售日當天,光是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帶貨就創造了90億元的成交奇蹟。2019年支付寶發佈的一份《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在中國近1.7億“90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6500萬,即平均每10個“90後”中就有近4個人使用花唄進行信用消費。

“90後”是和中國互聯網一起成長的年輕消費者,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也讓他們具備超前消費的觀念。白條、花唄、借唄等類信用卡產品的出現,刺激了他們本已旺盛的需求和購買慾,同時,風險也隨之而來。

可以說,“90後”是對金錢最有支配能力的一代人,但同時因爲過度超前消費成爲負債最多的一代年輕人。滙豐銀行去年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90後”平均負債達12萬元。

花唄、借唄、微粒貸、白條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現金貸和消費貸產品充斥着線上線下細分消費場景,大量沒有充足償還能力的年輕人成爲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服務對象。但網絡借貸在解決燃眉之急時,也讓這些人揹負起還貸的沉重壓力。尤其是一些不正規的網絡借貸,引發高槓杆率,這種能力範圍之外的超前消費很可能將他們拖入借貸的泥淖,並愈陷愈深。

與持牌金融機構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賴交易、物流等行爲數據,更多依據借款人的消費和還款意願等,缺乏對還款能力的有效評估,過度授信與場景誘導共同刺激超前消費,使得低收入人羣和年輕人深陷債務陷阱。

互聯網巨頭頂着高科技的光環,做着放貸的生意,賺取着豐厚的利潤,這本身無可厚非,然而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也應該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一方面能救該救的急,另一方面也不去助長虛榮消費、過度超前消費。而量入爲出的生活,也是中國年輕人必須要補上的一課。

好在監管當局已開始有所行動。央行與銀保監會日前發佈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這是針對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一次監管升級,融資槓桿和放貸槓桿收緊,很有可能使網絡貸款的客戶、規模直接縮減,從而控制放貸規模,也算是把超前消費的水龍頭擰緊了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