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中国最早的议会成立于清朝:1911年11月9日广州商界士绅为主的各界代表,在省咨议局经过商讨与推举正副都督,宣布广东脱离满清独立。

【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三百六十三期】(历史系列第662讲)

这里有个名词,咨议局。

什么是咨议局?

可以看作中国最早的议会。

咨议局是满清最后2年的末期,在假模假样的预备立宪运动中产生的机构,时间是1909年。

咨议局类似于今天的省议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选举。

咨议局的议员都是民众选举产生的,各省议员的规模不同。

最少的吉林省,只有30人;最多的是直隶省,有140人。

这些议员有一定的要求,除了必须超过25岁(实际是超过30岁),需要满足至少一个条件:在本省办理学务或者其他公益事业超过3年;要中学以上学历;贡员以上出身;七品文官、五品武官以上;本地有5000元以上资产。

如果不是本省人,要求会大大增加。

后来满清政府计算了一下,符合这些要求的民众大约是0.42%,非常少。

更搞笑的是,当时老百姓文化程度低,根本不知道选举是什么。

投票最高的省份,投票率也不超过20%,低的还不到10%。

其实,这个投票率还是高的,因为选民已经被筛选过。

《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章程》规定:“不识文字者不得为选民;居民内除素行公正、众望允孚者经议事会特别议决可为选民外,必须年纳税或捐地方公益二元以上者才可充当选民。”

而中国男性老百姓识字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女性还不到百分之五,由此大部分人不能成为选民了。

至于除了识字以外的要求,其实是对选民的家产有一定的要求。

赤贫的老百姓,每年是不可能纳税2元的,也就没有选举资格。可以参选的老百姓,至少属于相对农村中农家庭和城市小康人家。

最终选出来的议员,基本都是传统的乡绅,只有部分是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

咨议局有1名议长,2名副议长。

常驻议员是全部数量的五分之一,当选者也需要议会投票,超过半数。正副议长、议员任期3 年,常驻议员任期1 年,可连任一次,普通议员不能连任。

本来,咨议局只是满清装样子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实权。

咨议局可以提出很多行政的议案,但都必须满清的省政府批准才行。

也就是说,省政府不批准,咨议局的提案形同废纸一张。

到了1910年,清政府干脆出台了《颁行各省会议厅规则折》,将咨议局变为单纯的顾问机构,成为摆设。

不过,咨议局一旦成立,满清就难以有效控制。

一是咨议局议员好歹是选举出来的,得到一部分民众的支持;

二来他们多是乡绅,除了有一定声望以外,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颇为了解,并不愿意同满清权贵们站在一起。

由此,咨议局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说通俗点,他们有民众支持,可以同政府作对,比如游行之类。

咨议局刚刚开始运作,就试图夺取立法权和弹劾权,而不是做摆设。

例如湖南咨议局要求,湖南巡抚发行公债需经咨议局通过。湖南巡抚大怒,认为咨议局算什么东西,根本不理会这个提案。

没想到,民众们支持这个决议,在咨议局组织下闹事,最终满清政府被迫同意,提高了湖南咨议局的权力。

在四川的保路运动以及各省的辛亥革命中,各省的咨议局也成为重要力量。

他们是地方实权派,力量不可小视。

同时,咨议局对于官员的贪腐也非常重视。

《各省咨议局章程》第二十八条规定:“本省官绅如有纳贿及违法等事,咨议局得指明确据,呈候督抚查办”。

而咨议局提交的议案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举报本省官员的贪腐现象

比如福建永定县令刘锡濂勒索款及夫马费至二千八百余两的贪污案,就是咨议局爆料出来的。

总之,越是富裕的地方,咨议局的作用就越大。

日本人认为,咨议局办的最好省份是江苏,其次是浙江。

乡绅和地方实力派,千方百计的利用咨议局合法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由于他们是普通民众选出来的,为了自己的当选还必须兼顾民众的利益。

这就彻底打破了满清权力集中在官员手中的局面,改变了中国5000年的政治格局。

所以,清政府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很快将咨议局当做敌人,狠狠的给予打击,试图将其变为泥菩萨。

很多泥菩萨很快变为了真菩萨。

咨议局的一系列操作中,他们很快明白满清才是中国最大的灾难,加入了推翻满清的革命行列。

而进入民国以后,北洋政府的独裁者们,很快意识到议会的本质是同他们为敌。

所以,历任统治者都用尽全力的取消议会。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