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油粕面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农业部FAS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玉米进口量预计将达到2200万公吨”,报告指出,“对2020/2021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的预测将从700万吨增加到2200万吨。这一跳跃是由于库存不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持续上涨的国内玉米价格也将推动中国20/21年度的额外进口需求。”

FAS的最新报告解释说,“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MARA)10月发布的中国农业供需预测(CASDE)表明,过去几年,中国玉米供应出现缺口,而这一缺口已通过储备拍卖弥补。从今年5月到9月,已经拍卖了5700万吨储备。最后一次拍卖会于9月13日举行,在春季之前没有进一步的拍卖计划。由于储备紧张,消息人士表示,大量玉米进口将是必要的,以满足需求,同时控制价格进一步上涨,并在2021年保持库存。2020年开始,中国就已经利用小麦和大米的临时储备以及进口饲料小麦来替代高价的国内玉米。

截至10月22日,中国已经签订了超过1000万吨美国玉米的合同,以备在20/21年度交货,迄今为止有约200万吨的已发货。此外,乌克兰在2019/20年度对中国进行了大量出口后,未来几个月有可能满足中国需求的相当一部分。

该报告还说,“多个消息来源报告说,WTO下720万吨玉米关税配额已经被填补,中国已经额外发放了500万吨玉米关税配额,将在12月之前使用。除了世贸组织的玉米配额之外,可靠的消息来源证实,中国的深加工业,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正在建议中国决策者为2021年分配大量额外的关税配额。”

随着对动物饲料需求的飙升,养猪业的繁荣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这使得石油企业的生物燃料成本飞涨,被迫缩减出售E10(一种由10%玉米提炼的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计划。”

由于非洲猪瘟后生猪养殖恢复速度快于预期,淀粉行业的需求增加,以及台风导致玉米减产,今年中国玉米价格上涨了30%以上。

关于中国的大豆需求,FAS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国:油籽和产品更新》指出,“由于在我19/20年的疯狂购买之后库存过剩,中国的大豆进口预计将在我20/21年下降到9500万吨。”受对新冠病毒相关供应中断的担忧以及与美国双边关系不确定的推动,中国在19 /20年度进口量估计达到9850万吨,创历史新高。尽管饲料生产和大豆压榨料预计将在20/21年继续增长,以满足恢复中的生猪养殖和不断增长的家禽行业的需求,但库存的积累预计将限制20/21年的进口。

在COVID-19大流行打击了美国农业行业之后,对中国不断增加的农产品出口正在帮助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民恢复元气。

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八个月,对中国的猪肉出口总额超过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10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购买或合同销售的玉米达到了87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而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自8月初以来也大幅飙升。

由于对食用油和豆粕的需求增长,对中国的农产品销售正在增加,农业高管称,干燥的天气放缓了巴西的种植,并引发了对该国最终产量的担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