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隋朝灭亡南陈,完全统一南北,南北朝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对高句丽来讲,这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在历史上,中原王朝一旦内部稳定了,就会腾出手来整顿边疆地区的事务。更不用说,在中原统治者眼中,“辽河之水,何如长江?高丽之众,多少陈国?”

结果,在隋唐两朝,高句丽几乎陷入连绵不绝的激烈战争之中。区区一隅之地,究竟无法抵挡大陆帝国的倾国之力。公元660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统帅水陆大军10万,一举灭掉与高句丽同样出于扶余的百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667年春天,唐军渡过辽河,向东挺进。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九月,攻克高句丽王都平壤。唐朝统治者实现了收复辽东、统一全国的夙愿。唐王朝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命征讨高句丽有功而威震辽东的大将薛仁贵为安东都护,统兵2万加以镇守。

至于高句丽,享国七百年后,也就此宣告灭亡。681年,唐政府又对高句丽人,尤其是上层人物进行了一次大的内迁,“散徙其人于河南、陇右诸州,贫者留安东城傍高氏君长遂绝。”经过这番动作之后,高句丽民族也就逐渐解体,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了。

不过,高句丽在东北亚“冰雪丝路”中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因此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自从高句丽占领辽东与乐浪郡之后,中原文化的陆路传播路线必须通过高句丽统治区。因此,从南北朝时期直到唐朝初期,高句丽已成为联系中原与朝鲜半岛及日本的桥梁。譬如,在集安高句丽墓葬中发现的马具与中原地区的形式基本相同,其年代是从公元4世纪后半期到5世纪,它们明显地接受了中原地区流行的马具的影响。而在朝鲜半岛南部庆州市皇南洞“天马冢”(相当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中出土的马具也都具有集安高句丽墓出土者的同样特点,甚至类似的马具在日本也有出土。由此可见,中国的马具就是由中原、辽西地区传入高句丽,然后由高句丽传入朝鲜半岛南部,进而跨海输入日本的。在这个传播过程中,高句丽起到了中介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句丽存在的那个时代,位于东北亚的“冰雪丝路”并非孤立存在。通过隋唐帝国内部畅通的交通,“冰雪丝路”与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相连相通。

撒马尔罕是中亚内陆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都市,撒马尔罕州的州府所在,有“人间天堂”“中亚珍珠”之称。这里曾是中亚丝绸之路上的最大城市,作为国际贸易都市因粟特人商业才能繁华一时,是古代中亚丝绸之路交流的中心。1965年,在此发现了公元7世纪中后期的阿夫拉西阿卜(Afrasiab)宫殿遗址。宫殿大使厅的壁画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画中与欧洲、阿拉伯以及来自唐廷的使臣并排站立的两名使臣端庄文雅,头戴插有两长羽的鸟羽冠,手持长环首刀,刀鞘上还有M形装饰。

这两位鸟羽冠使者究竟是哪一国使臣?主导这次发掘的当地考古学者Lazar Al' baum (1921-1997)判断,两人应来自朝鲜半岛。经进一步研究,学界总体上倾向于认为,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的这两位鸟羽冠人物应该是高句丽使者。因为这一见解在服饰文化上的证据最为充分,也与高句丽文化特点的各方面无不符合。

高句丽使者竟然出现在了遥远的中亚撒马尔罕大使厅这一国际盛会之中。不论在其背后有着怎样如今已难以窥见的政治、军事目的,有一点却是确凿无疑的。唐朝中原与东北地区乃至朝鲜半岛的文明交流,已将“丝绸之路”向东延伸到亚洲的最东端,使得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文明交流得以贯通。毫无疑问,这幅壁画,正是“冰雪丝路”传奇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瞬间。

本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郭晔旻/文

原标题:《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 比张骞还早千年的“冰雪丝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