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邊的變數。

少年時,拜登家衣櫥背後,藏着粉色馬鞍、拋光馬靴和一支馬球杆。

那是他們不願面對的記憶和榮光。拜登家族從事石油生意,然而傳至拜登父親時,家道已中落。

拜登父親年輕時,生活中還有遊艇、馬球和英格蘭海浪,拜登出生後,他已在清洗鍋爐,週末到市場兜售雜貨。

拜登十歲那年,他們舉家遷往鄰州的威爾明頓,大蕭條陰影像沙暴般緊緊跟隨。

他們住進郊區狹小公寓,拜登和叔叔、弟弟擠在一個臥室內。臥室窗外,黏土成堆,空氣中瀰漫硫磺氣味。

拜登的父親去當二手車銷售,聖誕派對上,老闆在地上撒錢,俯視員工爭搶爲樂,老拜登當即辭職走人。

他已困頓衰老,但驕傲仍在,他對兒子說:

衡量男人的標準,不是他被打倒的頻率,而是他起來的速度。

拜登似懂非懂,十二歲那年,他開始對政治感興趣,祖父和他說:沒人可凌駕在別人之上。即便身在高位,也須一視同仁。

然而政治對他註定是畏途。

他從小口吃,同學給他取外號“dash(破折號)”,高中時,新生輪流演講,老師唯獨將他跳過。

他含着石子練習說話,對着鏡子朗誦文章,終成善辯之士。而且對鏡久了,他養成了開口前燦爛微笑的習慣。

雖然成爲學校風雲人物,但拜登學業一直平平。他一路混至大三,終於思考未來。

他去圖書館,翻閱華盛頓巔峯人物傳記。他發現,站上峯頂的人分兩類,一類出身世家,靠自己的,全是律師。

他因此選擇法學。繼續求學時,認識了女友妮莉亞。

第一次去女友家時,妮莉亞媽媽問拜登,將來打算做什麼謀生?拜登回答:美國總統

只有妮莉亞相信他。她不顧家人反對,與拜登結婚,育有兩子一女。婚後,拜登給妻子買了一隻小狗,取名“參議員”。

1968年,26歲的拜登,回老家威爾明頓,在律所幹一年後,競選當地縣議員。

他意外獲得成功,那年民主黨在該州一敗塗地,他卻在縣議員選舉中領先3000多票。

拜登沒有金主贊助,沒有競選團隊,妹妹當參謀,妻兒發傳單,他只是懂威爾明頓人想要什麼。最終全城人一起幫他宣傳。

3年後,他競選特拉華州國會參議員,奇蹟再次重複。這次,工人們手提錄音機和擴音器挺他。

1972年11月,29歲的拜登,成爲美國曆史上第五年輕的國會參議員。

他意氣風發,然而數週後,他在華盛頓面試員工時,接到意外電話。

妮莉亞帶着子女,外出採購聖誕用品,一輛滿載玉米的重型卡車,從側面撞上,銀色雪佛蘭瞬間凹陷,扭成一團。

妮莉亞和小女兒當場死亡,兩個兒子病危,拜登守在牀前萬念俱灰。

他一度想自殺,但無法割捨幼子。他在牀邊放了便籤本和筆,每天從1到10給自己打分,強迫走出傷痛。

此後,拜登每天都從威爾明頓,坐一個半小時美鐵火車,前往華盛頓國會山辦公,傍晚再乘火車返回,以便哄孩子們入睡。

這樣生活他堅持了許多年,美國人暱稱他爲“美鐵喬”。

銀藍色相間的火車,呼嘯着經過森林、水域和燈火通明的城市。

拜登說,他總會忍不住想那些燈光下的故事,那些日常的瑣碎和溫暖。

那些燈光連綿成線,他變得越來越溫和、沉默和堅韌。

1987年,在朝夕相見的威爾明頓火車站,一面紅白磚牆下,拜登宣佈參選美國總統。

那一年,金庸還在明報寫社論,柏林牆還未倒塌,邁克爾傑克遜還未跳起月球漫步,卡斯特羅還在古巴豔陽下抽着粗大雪茄,風雲都是舊形狀。

45歲的拜登,被寄予厚望,他喊出口號“重燃理想主義之火”,人氣不斷飆升。

然而數月後,命運急轉,《紐約時報》披露他的演講剽竊自英國工黨領袖金諾克。

此後,媒體跟進,稱他還盜用過肯尼迪演講,而且讀書時論文涉嫌抄襲。

拜登被迫退選,老布什最終成爲美國總統。史學家說,如果沒有抄襲風波,拜登一鼓作氣成爲冷戰末代總統,世界或有更溫和走向

退選之後,更大打擊接踵而至。1988年,拜登被診出大腦動脈瘤,進行了手術切除,而術後生存率,不超50%。

八個月後,拜登重回華盛頓上班,走進辦公室時,恍如隔世。

我感到很平靜,就像在寬闊的大海中輕輕漂浮。

他和抄襲風波中的金諾克成爲好友,並時常開玩笑稱金諾克是“最偉大的演講稿作者”。

金諾克則稱,拜登是極優秀的人,“甚至連他的對手都承認他傑出的專業意見”。

2001年起,拜登開始執掌美國外交,此後十年,他訪問了約60個國家、近150位世界領導人,包含伊麗莎白女王和曼德拉。

他與多國政要交好,電話開篇可閒聊生活,他記得伊拉克庫爾德領導人每一位孫輩名字,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裏,放着拜登的照片。

拜登助手說,拜登習慣建立信任,“而不是建起一堵牆”。

拜登曾四訪中國。1979年,他作爲美國派出首個國會代表團一員,拜訪鄧小平。

2001年,他再訪中國,助力中國加入WTO。那一次他遊覽北京,並走訪了長城腳下的村莊。

十年後,他去汶川看地震重建,到四川大學演講,在京看中美籃球賽,喫炸醬麪,他回顧歷次拜訪時說:

一個崛起的中國,不僅對中國來說,而且對於美國乃至世界來說,都是一個積極又正面的發展。

2013年,他訪問中國,公務之餘,帶着孫女到國子監喝大紅袍。茶葉打旋,時代溫和的茶香即將散去。

那一年,拜登最看重的大兒子患腦瘤,兩年後去世,命運再次重擊。

他陷入悲傷,也因此錯過與特朗普的競選對戰。

他在時光中垂垂老去,發言越來越冗長無聊。

奧巴馬聽他演講時,曾給助手遞紙條,上面開玩笑寫着“開槍,打我,現在”。

2017年1月,特朗普就職前一週,奧巴馬在白宮舉行典禮。

典禮上,奧巴馬爲拜登頒發“傑出總統自由勳章”,稱他爲藍領說話,是美國曆史上最好的副總統。

在美國曆史上,只有里根在內的三人,獲得過這枚勳章。

拜登愕然,全程熱淚長流。他以爲這是最好的句點

乘坐美鐵36年後,拜登早視乘務員爲家人,他在家中爲他們舉辦烤肉晚會。

他爲病重的消防員募捐,與街邊的流浪漢聊天,奧巴馬介紹他時習慣稱:來自賓夕法尼亞的工人階級的孩子。

他的親和甚至跨越黨派。共和黨參議員麥肯,性格孤僻,外號孤鳥,卻與民主黨的拜登有着超30年交情。他去世後,拜登被指爲扶棺人。

擔任副總統時,每逢奧巴馬與共和黨談崩,常需拜登調停。國會議員評價:奧巴馬總是說教,而拜登會坐下來,問你想要什麼

2018年,拜登從華盛頓飛往紐約,在飛機上被乘客認出,衆人鼓勵他參加2020年競選。人們已厭倦任性和混亂的世界。

2019年4月,拜登發佈了第一條參選視頻。特朗普推特回應,稱拜登爲“瞌睡喬”,嘲諷他年事已高。

媒體追蹤拜登,意外拍到,電梯裏的黑人女保安主動和拜登交談,並和他合影留念,稱拜登爲“我的朋友”。

2020年,拜登和特朗普選戰升溫,此時距他上一次參選總統,已過去33年,世界風雲已幾番流轉。

新的風雲下,拜登激烈批評中國,發表強硬言論,選戰進入白熱化。不久後,他陷入性侵、通烏和兒子貪腐醜聞中,選舉前景深籠迷霧。

國關學者稱,在當前形勢下,角力已不可避免,無論誰執政都難有大的改變。同時也有學者稱,拜登行事謹慎,溝通將更爲理性。

而回歸理性,是建立秩序的前提。

11月5日,選情揭曉前夕,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象協定,而拜登在推特上說,“我的政府”將於77天后重新加入。

北京時間11月8日,經歷了混亂、反轉、爭吵、割裂等一系列劇情後,拜登終將成爲第46任美國總統。

他溫和又保守,守序又固執,他崇尚平等,同時也陳腐老派,最關鍵的是他即將78歲,已不再是當年瀟灑沉穩,智珠在握的美鐵喬。

他一生都在追逐,沒人知道他追到後會做什麼。

8歲那年,拜登參加橄欖球賽,他是球場上最小的孩子。歡呼聲如海浪起伏,每到最後時刻,只有拜登高喊“把球給我”。

他習慣先要球,哪怕沒想好之後的動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