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衛生問題尤爲重要,尤其對於寶媽們來說。嬰幼兒機體發育尚未完全, 一旦接觸衛生不達標的食物,後果不堪設想。

半個月前,杭州的小楊和閨蜜帶着17個月大的孩子前往胖哥倆就餐。回家後,孩子半夜嘔吐不止,被診斷爲急性胃炎。次日,兩個成人也相繼出現腹瀉症狀。小楊將情況反映給店家,雙方一直未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那麼,帶孩子外出就餐時,寶媽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出現問題後又該如何維權呢?

上個月底,小楊帶着17個月大的兒子和閨蜜一起外出遊玩。當天晚上,三人在胖哥倆喫了蟹肉煲和紅糖餈粑。晚飯於六點多結束,大概八個小時後的凌晨兩三點,孩子出現嘔吐症狀。情況持續惡化,在孩子連吐六七回後,兩人大感事情不妙,連忙將孩子送往醫院,最終診斷結果是急性胃炎,打了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次日早晨,小楊和閨蜜又相繼出現腹瀉症狀。小楊症狀更嚴重一些,到醫院就醫被診斷爲發熱腹痛,醫生開了藥,目前基本無礙。三人接二連三出現身體不適,小楊懷疑是當天三人都喫了蟹肉煲的原因。

作爲一名寶媽,小楊現在後悔不已。她稱,自己平時都會給孩子親手製作輔食。當天是由於外出遊玩,情況特殊,才罕見地在外就餐,讓孩子喫了一點雞爪和螃蟹。此前,孩子也曾喫過螃蟹,但沒有出現任何不適。

因此,小楊認爲是餐廳的食品安全衛生工作沒有做好。她回想起一個細節,就餐時就感覺飯菜冷熱不均,中間夾着一些冷的,她猜測食物是提前做好的,上菜前再重新加熱。由於孩子在餐廳比較鬧,小楊便不好意思再打擾店員反映飯菜的問題。

事發後,小楊將此事反映給店家。對方一開始態度還算友好,還派專人上門探望,並表示不會推卸責任。但沒過多久,對方又轉變了態度,懷疑孩子很可能是喫了其它店家的食物才導致嘔吐。

態度之所以發生轉變,是由於小楊的一條朋友圈。帶孩子出遊當天,小楊拍了當天喫的食物照片和一些自拍,發佈於朋友圈。店方工作人員看到,當天小楊除了在胖哥倆就餐之外,此前還喫了甜點和飲料。工作人員認爲,其它食物引起胃炎也不是沒可能。小楊否認,堅稱不會給17個月大的孩子喂飲料。

雙方意見分歧較大,小楊怒將此事曝光給媒體。店長出面回應稱,當天顧客很多,只有小楊一行人反映出現腹瀉嘔吐,因此他們感到很奇怪。至於小楊提到的夾雜冷菜的問題,店長予以否認,她稱該店面已經經營五年,餐品絕對保證新鮮,此前從未遇到過顧客食用後腹瀉嘔吐的情況。目前雙方仍在協商中。

小編想說:食品安全無小事,對於尚在成長髮育的嬰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店方在做好食品衛生工作的同時,也可以從人性化的角度給攜帶嬰幼兒就餐的顧客一些善意提醒、注意事項告知等。作爲寶媽,在無法確保食物安全性時,最好不要讓孩子食用,尤其是螃蟹等不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寧可自帶輔食,也不冒一絲風險。就餐過程中,一旦發現食物有問題也要儘快反饋給工作人員,留下證據以便後期維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