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對一個問題,總是會下意識翻來覆去地思考,以至於經常被人說「想太多」;

很容易感到精疲力盡,尤其是經歷一些熱鬧的活動時,比如跟許多新朋友一起聚會;

情緒起伏很大,很多別人眼中的小事,都會造成你心情的巨大波動;

很害怕脫離日常生活的控制,比如要去見陌生人、嘗試沒做過的事情,都會使你倍感壓力;

極度需要安靜的環境,很排斥需要快速對外界作出反應的事情;

同理心非常強,能設身處地體會別人的感受,以至於經常被當做傾訴的對象……

……

如果你在看上面這幾條時,內心獨白是「這就是我」,那麼,我們很可能是同一類人。

因爲,我自己就有過非常多這樣的困擾。

我非常不習慣跟人面對面說話,不喜歡打電話,甚至,連一對一的微信聊天都會感到很疲勞。所以我平時跟合作伙伴的溝通模式都是:請給我留言,不要打電話,我會給你回覆信息的。

(也因此,我經常被他們吐槽「找不到人」)

我也很不習慣見陌生的朋友。這幾年裏,但凡是見面的邀約,都是能推則推;有時候強迫自己去見一些合作伙伴,都要提前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舒緩一下壓力。

每次參加一些聚會或飯局時,我永遠是在邊上最安靜的那個。不是我不想融入他們,而是我真的覺得很疲倦,不想開口,就想安安靜靜待着。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想,你一定會非常理解我。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些表現太「矯情」,甚至有些「傲慢」「自私」「不近人情」——但實際上,只有真的有過這種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背後那種心理負擔和掙扎:

我們並不是不想「跟別人一樣」,但是,真的很困難。

這不是開脫喔。

1997年,心理學家夫婦ElaineN.Aron和ArthurAron提出:的確存在這麼一個人羣,比別人更加細膩、敏感和脆弱。他們把這個人羣,稱爲「高度敏感者」(HighlySensitivePerson,HSP)。

一系列研究認爲:在人羣中,約有20%的人羣,屬於「高度敏感者」。爲了讓自己能夠良好地融入社會環境,他們通常需要承擔比別人更大的心理負擔和努力。

那麼,究竟什麼才叫做「高度敏感」呢?

在原始的定義裏面,Aron夫婦提出:高度敏感,指的是對內源和外源刺激高度敏感,特別容易被情緒淹沒的一類人羣。

舉個例子:一些小事情(比如打電話、跟陌生人交流等),對普通人來說,可能不會在心裏引起任何波瀾;但對高度敏感者來說,這些會擾亂他們的內心預期,導致巨大的情緒波動,從而使他們感到極度疲勞。

後來,在2010年發表的研究中,Aron夫婦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標準,叫做「DOES」標準,包括:深入反芻、刺激過載、情緒反應和細節感知。

簡單來說就是:

高度敏感者能夠感知到非常細微的刺激,同時,他們又傾向於對任何刺激做深入的聯想和處理,這就導致了,無論多小的刺激,都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情緒反應,從而產生「刺激過載」。

舉個例子:在部門微信羣裏聊天時,有人不經意說了你一句:「某某,你怎麼老是這麼拖拉」。

一般人可能看了就看了,壓根就不會往心裏去,甚至可能根本不會留意到——但對於高度敏感者來說,就很容易產生這樣的反應:

細節感知:咦,這個人說我拖拉,這是什麼意思?

深入反芻:她指的是什麼?我之前是有什麼事情讓她不高興了嗎?

情緒反應:唉,都在一個部門,抬頭不見低頭見,以後很多合作還怎麼搞?

刺激過載:好煩啊,人生真灰暗……

所以,爲什麼說高度敏感者需要承擔更大的心理負擔呢?就是因爲:許多對常人來說根本微不足道的事情,對高度敏感者而言,都必須努力調整自己、適應自己,才能在表面上做到看起來「不動聲色」。

用通俗的話來說,這可能就叫做「內心戲過多」。

這也是許多高度敏感者多多少少都有「社交恐懼」的原因——在這樣的壓力和心理負擔之下,誰還能愉快地社交呢?

但請不要苛責他們,他們也並不想這樣。

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高度敏感這一特徵,的確是有其生理因素的。

有很多研究表明:高度敏感者的大腦,的確跟普通人有所差異。

比如:神經科學家BiancaP.Acevedo的研究發現(Acevedoetal.,2014,2018):在高度敏感者的大腦中,對於涉及意識、感覺信息整合、同理心和社交關係相關的腦區,活動會更加活躍。

2011年一項研究發現(ChenChunhuietal.,2011):高度敏感者的多巴胺調製和受體系統,跟普通人有明顯差異。

2019年一項研究發現(Assaryetal.,2019):高度敏感是一個可遺傳的性狀,具備一定程度的遺傳率。

諸如此類。

整體來說,高度敏感者的大腦差異,大致可以劃分爲這四種:

1)外源多巴胺獎賞系統更弱。

當我們跟外界積極地互動時,多巴胺分泌會上升,從而會推動我們更積極地融入社會。但對於高度敏感者來說,這種來自外界的多巴胺獎賞會更弱,從而使得他們從社交中得到的反饋會更少。

另一方面,這也使得大多數高度敏感者,當接收到大量新鮮刺激時,往往都能夠不被吸引和干擾,而是保持深思熟慮。

2)鏡像神經元更加活躍。

什麼是鏡像神經元?簡單來說,它指的是大腦中的一類神經元:當你看到別人的狀態時,它們會同步激活,給你帶來相似的感受。

比如:你看到別人被刀子劃傷、流出了血,會感到自己彷彿也流血了一樣,有一種精神上的疼痛感——這就是鏡像神經元的作用。

而高度敏感者的鏡像神經元更活躍,這就導致,他們更加容易對別人「感同身受」。

3)vmPFC腦區更活躍。

vmPFC腦區,亦即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跟大腦中涉及情緒和感官信息整合的腦區緊密相連,影響你對外界事物的「情緒反應」。

簡單來說,當高度敏感者接觸到外界的信息時,更容易把它跟自己過去的經驗相聯繫,從而體會到更強的「內心感受」。

舉個栗子:同樣一句話,別人可能毫不在意,但高度敏感者可能會聯想到自己以往出醜、失敗的經歷,從而產生巨大的心理波動,就是來自於這個原因。

4)社交系統更加活躍。

BiancaP.Acevedo的許多研究都發現:高度敏感者的大腦,在處理自我意識和社交關係的區域更加活躍。

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當涉及到「我與他人的關係」時,高度敏感者就會進入高度喚醒的狀態,從而,下意識地檢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沒有問題,是不是合適,會不會出錯……

這種狀態所帶來的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請允許我給你一個擁抱:我非常理解你,也十分感同身受,的確很不容易。

如果你不是,但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也希望,能給他們多一點理解、寬容和耐心。

因爲,他們只是保持「正常的社交」,已經竭盡全力了。

說了這麼多,你也許會覺得:高度敏感的特質,跟內向,好像還蠻像的?

的確如此,這兩者的特徵非常重合,但它們從概念上來說,是截然不同的。

內向,着眼於能量的來源。一個內向的人,他會非常喜歡獨處,在獨處時恢復能量;反之,探索世界、跟別人社交,對他來說是一種負擔,需要消耗能量。

反過來,外向者則是從社交中獲取能量,獨處時會感到百無聊賴,非常難受。

而高度敏感,指的是對刺激的反應。最大的特徵是:他會關注到許多細微的地方,並且容易對很小的細節,產生很大的反應,經常經受「情緒疲勞」的折磨。

所以,高度敏感者未必都內向,也未必喜歡獨處——很多時候,他們是不得不獨處。因爲探索世界,就會必不可少地遇到很多刺激,讓他們的情緒和精力遭受巨大的考驗。

實際上,高度敏感者和內向者的羣體有重合,但並不多——根據Aron夫婦的研究:大約有30%的高度敏感者是外向者。剩下的70%中又有相當一部分是「靈活者」,就是既不外向、又不內向的人。

(所以,外向的高度敏感者是什麼狀態呢?就是:從社交中得到的反饋很少,情緒波動很大,但是獨處又會感到更無聊。這得內心多強大啊……)

反過來,有另外一種人格特質,也是要跟高度敏感區分開的:那就是隱性自戀。

什麼叫隱性自戀呢?它是一種異質的自尊。隱性自戀者,往往都自視甚高,但同時內心又非常脆弱。

他們渴望別人的認同和肯定,而一旦受到懷疑和否定,就會表現出攻擊性。

簡單來說,高度敏感者傾向於對負面信息內向歸因,於是常常導向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最常見的就是出現「冒名頂替綜合徵」。

舉個栗子:聽到別人說自己壞話,高度敏感者往往容易「剖析內心」,產生自我懷疑「我是不是真的做得不好?」

長此以往,哪怕自己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也會在內心裏隱隱覺得:

這些成就好像不是我應得的……我真的配得上嗎?我會不會被別人「揭穿」?

而隱性自戀者呢,則傾向於對負面評價外向歸因,並導向憤怒、執拗和反擊。

比如: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隱性自戀者往往會認爲「不是我的錯,而是世界的錯」「是你們不理解我」,從而,容易走極端、鑽牛角尖,表現出攻擊性。

這兩者的本質區別在哪裏呢?在於:隱性自戀者不相信這個世界,從根本上抱持着一種防備心,與此同時,他們不願意跟別人共情。

這就導致了:他們並不是真的敏感,而是冷眼旁觀的同時,懂得如何去「迎合」這個世界,表現出共情的樣子。

而高度敏感者呢,他們是真的相信這個世界,也願意敞開胸懷去理解別人、幫助別人、跟別人共情,讓別人走進自己的世界。

也正是因爲他們熱愛這個世界,所以才更容易受到傷害。

那麼,如果你是一個高度敏感者,在這個世界裏,應該如何儘可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呢?請看下篇:

THE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