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詩人中我最喜歡黃景仁,每次讀他的《別老母》都淚流滿面,作爲一位遊子,他的詩最能夠打動我,從而引起我的共鳴。只有好的作品,才能夠打動人心,詩人用最深情的一面去描寫人生感悟,正是這種用心之作,往往能夠寫到人的心坎裏去,使得讀者能夠從中作品中體會到詩歌的魅力,無疑像《別老母》這樣的作品是會流芳百世,會被一代一代的讀者所銘記。

《別老母》一詩描寫了一位遊子,在大雪紛飛的冬夜爲了謀生,不得不離開故鄉,去到母親的房間告別,這個時候遊子感慨萬千,看到白蒼蒼的母親,眼淚早已是淚流成河,而此時詩人也是肝腸寸斷,所以寫得很感人:“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正是慘慘柴門風雪夜,雪下得很大,可是自己要離家出門遠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夠歸來,對於一位老母親來說,此時有子還不如無。

黃景仁是一位感性的詩人,他不想離開母親,想要在身邊盡孝,但是很顯然,爲了生活又不得不離開,那種複雜的心情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也使得整首詩悽美感人,每一句都直擊人心。其實除了像《別老母》這種震撼人心的作品之外,還有這首《癸巳除夕偶成》,也是一首很感人的作品,同樣把一位遊子的無奈,以及對於生活的感慨,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是流露出了淡淡的憂傷。

《癸巳除夕偶成》清代:黃景仁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除夕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也是團圓節,可是詩人一個人獨自在外地漂泊,根本無法回到家裏,當他站在石橋上,看到千家萬戶的人都在喫團圓飯,每個人都很快樂,可是唯獨他很傷感,無家可歸,只能是在外地流浪,這對於詩人來說無疑增添了他的憂愁,所以在這首《癸巳除夕偶成》一詩中,他同樣寫得很悽美,同樣每一句都直擊人心,道盡了遊子的無奈。

第一二句是詩人對於現實最深刻的描寫,時間在一點一點地流逝,一年很快就結束了,時間真是過得很快,當真是轉瞬即逝,可是自己還在外地漂泊,並沒有回到故鄉,此時正是除夕之夜,各家各戶的人都很快樂,那歡樂的笑聲正從四面八方傳來,讓人聽了更加的傷感,別人的快樂,正是我最痛苦的時候,面對那份快樂,對於我而言,其實是一種憂愁。

第三四句重點寫了當時的感受,與前面的兩句也是遙相呼應,由於在前兩句中做了足夠的鋪墊,所以在這兩句中,詩人可謂是直抒胸臆;一個人站在石橋上可謂是肝腸寸斷,還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眼前的一切都覺得很不真實。只能是凝望夜空,看着那一輪明月,可是卻錯誤地把一顆最亮的星當成了月亮。可見當時詩人內心很痛苦,纔會把星星當成月亮。

黃景仁,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公元1749年生於江蘇常州,清朝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同時大多都是抒情人生的變故,還有對於人生的感悟,正是這種真誠而感人的描寫,讓他的詩有了一種獨特的感傷之懷。在這首《癸巳除夕偶成》一詩中,他把除夕夜的無奈,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用一種很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從而使得整首詩悽美感人,通篇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