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11月9日,“十四运”和残特奥会媒体采风活动在西安启动。11月9日至12日,由中省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分别走进西安、渭南、延安和安康等地,聆听三秦大地上下一心、为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持续推进全运惠民工程、乘体育之风助力陕西追赶超越的丝路当代故事。

采访团一行在“十四运”主体育场前合影 摄影 张晋瑞

古有张骞凿空,以丝绸为引,连接中西。随着当前“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徐徐展开,西安作为丝路起点城市,逐渐成为世界瞭望中国的重要窗口。疫情之下,“十四运”场馆建设中如何选择国际物流通道成为新的挑战。然而,中欧班列“长安号”及时发挥现代版“丝绸之路”的积极作用,为保障“十四运”场馆建设开辟了一条国际物流高速通道。

2020年度开行第3000列中欧班列“西安” 供图 西安国际港务区

“3月底,用于十四运会主场馆的意大利盟多跑道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及时运回,为全运会主场馆高品质、高质量按期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西安奥体中心项目副总经理易刚感慨道。看似简单的运输背后有着这样一组数据:橡胶跑道共8个集装箱(40英尺),于2月下旬,陆续从意大利阿尔巴镇启程,通过公路运抵米兰,再从米兰搭乘火车运抵德国杜伊斯堡,在杜伊斯堡分4批搭乘“长安号”欧洲回程班列抵达西安,全程运输时间20天左右,相较于海铁联运方式节约了近一个月。

西安港忙碌的场景 供图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办好一次会,兴旺一座城。中欧班列“长安号”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加码助力“十四运”场馆建设,“十四运”更是为“长安号”所在地西安国际港务区带来了新发展契机。西安国际港务区自成立以来,聚焦陆港核心功能,苦练内功。随着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提速、扩线,该区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黄金通道”。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133列。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截至2020年10月18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数量已经突破3000列,往返重箱率更是达到了100%。疫情之下,中欧班列“长安号”除了拥有“黄金通道”的头衔之外,又多了一个“生命通道”的美誉。

立足对外经贸,依托“西安港”的便利条件,一心谋发展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此外,西安国际港务区还将主动承担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任务。乘着“十四运”的东风,西安东部新中心的“大写意”上仍在不断“落笔”——“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系列公建项目——文化交流中心(长安乐)和城市展示中心(长安云)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三桥两隧”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未来的西安国际港务区不但高楼林立,文体、教育、医疗等配套也将一应俱全。“十四运”为西安国际港务区补齐民生短板等方面带来了一次高标准提速。

十四运会“一场两馆”周围各配套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 供图 “十四运”组委会新闻宣传部

立于形似“石榴花”的十四运会主场馆前,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祎说:“这里将成为我们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绿色轴线。”杨祎所言绿色轴线宽达160米,其两侧将合理布局沙排、攀岩、小轮车、网球等项目场馆以及十几个酒店等集群项目,绿色的轴线将全面对外展示西安东部新城形象,将新城市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以体育之名,陕西正全力推进全运惠民工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通过筹办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双料”盛会,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让社会经济和文化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同时让城乡群众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有效提升。服务十四运会的53个场馆及设施,是三秦大地上的53个地标,更是陕西递给世界的“全运名片”。

夜幕下大唐不夜城灯火通明 供图 “十四运”组委会新闻宣传部

“十四运”脚步渐近,体育之光照进丝路,陕西正借力腾飞。(文 赵浚喆 编辑 王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