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開始於1946年6月,結束於1949年9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爲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央以“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爲戰略方針,以求打破國民黨圍困人民解放軍的企圖。於是東北野戰軍逐步發展壯大,經過幾次重大的戰役,四野百萬雄師氣勢如虹,加快解放全中國的進程。

解放戰爭

1948年末至1949年初,爲了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實行統一整編,共分爲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和遊擊部隊3類。解放軍之前的縱隊改稱爲軍,軍以上設置兵團和野戰軍兩級,其中東北野戰軍整編爲第四野戰軍(俗稱四野)。由於四野長期在東北發展,軍中有很多朝鮮族人,其中最爲著名的就是3個朝鮮師,分別是第164師、第166師和第156師。

四野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4師,於解放戰爭末期由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11師改稱。獨立第11師是由活躍在東北的解放軍組成,主要由吉林軍區第72團、松江軍區第8團、牡丹江軍區獨立第3團改編。第164師入朝前的師長是王效明,遼寧省昌圖縣人,建國後授少將軍銜;政委宋景華,江西人,少將軍銜。後來奉命入朝時,李德山擔任師長兼政委。

解放戰爭場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6師,於解放戰爭末期由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4師改稱。獨立第4師的前身是抗日戰爭勝利後,由通化、柳河、清原3個朝鮮族中隊和集安、桓仁兩個朝鮮族大隊合編而成的朝鮮義勇軍南滿第1支隊。第166師入朝前,師長是劉子儀,河北保定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後來奉命入朝時,由朝鮮軍事家、戰術家方虎山任師長兼政委。

抗美援朝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6師,於解放戰爭末期由東北野戰軍獨立第6師改稱。獨立第6師由吉林軍區吉東軍分區機關及獨立第3、第6團,吉南軍分區第71團組成,這支部隊的成員由朝鮮族和漢族混編而成,解放戰爭中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等戰役戰鬥。第156師首任師長鄧克明,湖南省安化縣人,少將軍銜;政委鍾人仿,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人,少將軍銜。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美軍

解放戰爭末期,四野2個師(第164師和第166師)從中華大地上神祕消失。原來朝鮮爲了應對國內戰爭局勢,向中國政府請求將中國境內的朝鮮軍人輸送回國,參加即將到來的朝鮮戰爭。於是1949年7月,第164師和第166師番號撤銷,其中第164師10821人奉命進入朝鮮,整編爲人民軍第5師;第166師10620人進入朝鮮,整編爲人民軍第6師。

麥克阿瑟

全國解放後,第156師及其他朝鮮士兵歸國心切,重新組成一個整編師,於1950年4月由原156師朝鮮族副師長全宇率領去朝鮮,後被編爲朝鮮人民軍7師。由於當時朝鮮戰爭初見端倪,所以歸國的朝鮮族將士頗爲隱祕,就像從中華大地上神祕消失一樣。迴歸朝鮮的這幾個師都是經歷過中國大規模戰爭考驗的精銳之師,其戰鬥力在朝鮮戰爭初期可見一斑,直接將南朝鮮部隊逼到最南端,如果不是美國插手,解放朝鮮已成定局。

後來美國政府操控聯合國,在蘇聯代表拒絕到場的前提下,一致通過出兵朝鮮的決議,於是以麥克阿瑟爲代表的美國軍官,主張出兵干涉朝鮮內戰,遏制共產主義陣營,解救南朝鮮于水火。面對嚴峻的形勢,脣亡齒寒,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於是氣勢恢宏的抗美援朝戰爭拉開了帷幕。關於朝鮮戰爭,李峯老師在《決戰朝鮮》一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備受好評,值得一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