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此前文章的读者,可能对“两海一洋”这个概念还有点印象。为了限制住中国的发展,美国分别以南海、台海和印度洋为牌与中国交手。但南海牌和台海牌分别在2016年和2020年失去效用,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最后一张牌,就剩下印度洋了。

都是中美竞争的产物

为了能在印度洋方向上制衡中国,美国一开始提出了“印太战略”,甚至提出想和印度组成军事同盟,但这很快受到了印度的婉拒。而现在,美国又以美日印澳四国联盟为基础,建立一个“亚洲北约”,以南亚霸主的地位吸引印度加入“亚洲北约”。那么,“亚洲北约”真的能够成功吗?

本质上还是拉小弟的套路

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美国构想的“亚洲北约”并未成功。除了印度方面仍未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外,韩国甚至明确表示拒绝。要知道,日韩两国也是美国“亚洲北约”战略的潜在参与国,韩国的明确拒绝,证明了“亚洲北约”战略是失败的。那么,美国的“亚洲北约”为什么无法成功呢?

中国是亚洲的经济中心——和中国断开连接就没钱赚

回到最开始,美国为什么要搞出一个“亚洲北约”来困住中国?因为经过产业迁移,目前美国已经不是一个全品类工业国,并且和美国经济的联系紧密。此外,再加上中国经济实力越来越逼近美国,如果美国不困住中国,不说被中国取而代之,起码不会再像现在可以在国际上说一不二。

美国认为军事实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依托现在比中国更强的军事实力,拉一堆小弟组成“亚洲北约”来困住中国,就像当年对付苏联那样来对付中国,就成为了美国认为的好办法。

但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当年的苏联因为二战的伤害,只能够通过“吸血”来恢复元气。而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讲究的是中国式的“双赢”,也就是双边共赢,不是美国那种一方赢两遍的共赢。

跟中国走有肉吃,跟美国走只能喝汤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周边的几个国家,包括印度和日韩在内,凭借着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市场,完全能够形成一个闭环,并且在这个闭环内,大家都有钱赚。印度这几年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享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外溢效益。

如果大家都加入“亚洲北约”,那么印度、韩国要和谁进行经济合作,奉行“单边主义”,要“赢两遍”的美国吗?

亚洲各国没有大的领土争端——中国没有那么强的扩张欲望

当年的欧洲各国为什么同意组成北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即使是当时的英法,也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抵挡住从东边而来的苏联。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要自保,不仅需要需要组成军事同盟,甚至还需要再拉上美国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北约有很强的自保意味

但目前中国与亚洲各国的领土争端很小,陆地领土主要是中印边境冲突,海上主权主要是台海、南海及其附属岛屿,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扩张欲望。亚洲各国如果不组成“亚洲北约”,那么中国并不会威胁其国家安全,但组成“亚洲北约”,双方就有军事对抗意味存在,情况就不同了。

美国满世界搞意识形态输出

同时,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大搞意识形态的输出。你们自己治理自己的国家,用什么制度是你们的制度,只要不要妨碍到我的正常发展和挣钱就行,这也是中美两国之间目前较大的不同。既然这样,和中国对抗干嘛呢?

主权丢失——不能接受美军进驻

如果要组成“亚洲北约”,那么美日印澳韩等国在军事层面就要有更加深入的合作,除了武器装备要尽量统一外,接受美军武装力量进驻本国国土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可能是美国的反导系统,也可能是美国的直接驻军。

设想很美好,实现有难度

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要么是本身无所谓,要么就是本身就在美国的控制之下。而印度就不同了,作为南亚次大陆上有声有色的“大国”,让美国武装力量进驻本国国土,一直自诩为主权国家的印度,是不可能答应的。

印度一直想做“大国”

追根究底,美国筹建“亚洲北约”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亚洲各国和中国有没有致命性的冲突,还没有到非要刀兵相见的程度。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亚洲北约”战略如果能够成功,才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

图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