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白菜,它的葉子綠綠的,杆子白白的,再過幾天就能喫啦......”“這幾個小南瓜,還沒熟呢……”11月9日上午,青少年宮幼兒園的小菜園裏,老師正在爲田地澆水,孩子們用眼用心感受四季更替,記錄植物生長。

據瞭解,基於日常課程對幼兒勞動技能的培養和文化的啓蒙薰陶,該園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勞動能力,組織不同層次的勞動技能教育:“播種日”、“拔草日”、“豐收日”、“清潔日”、“今天我值日”……把每一個勞動的日子過成節,爲辛勤的勞動注入小小的儀式感。

中大班勞動最光榮 每週一的拎被子,孩子們爭搶着搬運;來的早的孩子提前擺放好小椅子,爲小朋友們服務;早、午餐後值日生收拾桌子,我擦你接分工合作;起牀後疊被子,比比誰疊的最整齊;擺放自行車、滑板車,孩子們研究起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査老師,我看街上的電瓶車都是車頭朝一個方向,我們自行車也應該這樣擺放!”幼兒園裏到處都是孩子們在辛勤勞動的身影。

小班小手真能幹 小班的寶貝們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會耐心地教他們自己喫飯、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襪、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擺放圖書、自己折衣服、自己疊被子……幫寶貝們從小養成好習慣,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孩子們搶着幫保育老師掛毛巾,拿玩具出來晾曬,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幹得可起勁了!

據悉,該園以課程爲主線,將勞動教育貫穿始終,堅持源源不斷地給孩子們提供充分自主、自由創造的機會——“整理我的小菜園”、“園丁帶頭拔草忙”“魔法屋”整理大比拼、“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等系列活動已成爲常態,該院黨支部書記、園長陶玲表示“讓孩子們直接從自己的勞動體驗中學習、認知、思考、感覺和行動,用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符號,用雙手去擦亮生活的窗戶,獲得最直接、最真實的經驗,讓孩子們在勞動中獲得自信和滿足。”(青少年宮幼兒園 撰稿人:劉彥/文 各班老師/圖 審覈人:陶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