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巴中市教育信息化2.0實施方案

村校教師利用“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開展教學活動。

平昌縣星光實驗學校的網絡應用課。

學生正在進行在線學習。

平昌縣二小智慧課堂教學應用現場。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喻萱

在成功實現全市所有中、小、職業學校寬帶網絡、數字資源和智能教學設備全覆蓋的基礎之上,我市提出要持續深入推動教育信息化進程。日前,我市發佈《關於印發巴中市教育信息化2.0實施方案(2020—2022)的通知》,致力於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構建學習型社會中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的支撐引領作用。

根據方案,我市計劃到2022年,全市基本實現數字校園全覆蓋;全市所有學校部署校園綜合管理系統;城鎮中小學和農村規模較大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實現全市師生“人人有網絡空間,人人用網絡空間”;研發遴選200個專題教育資源;全市中小學全面推行編程教育,逐步擴大創客教育。

那麼,究竟什麼是教育信息化?信息化2.0時代下的“智慧校園”又是什麼樣子?我市在未來兩年裏,對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有哪些目標和任務?讓我們一探究竟。

教育信息化2.0 技術與需求驅動空中課堂蝶變

此前,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通知,其中明確指出通過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事實上,在整個信息技術高速普及的社會中,信息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種發展方向,教育領域當然也不例外。”市電化教育館館長杜李說,科技的發展也加大了校園信息的快速流通,爲學生學習和生活都帶了快捷便利,也爲校園管理者減少了人力物力上的消耗。因此,擁抱新技術,做出新嘗試,是教育領域必然的選擇。

近年來,雲計算、物聯網等關鍵技術深刻影響着當下的時代變化和教育教學生態,其中“智慧校園”的出現則說明了校園的信息一體化發展已經深入到了學生生活中。同時,也是在更深層意義上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促進高校信息互通,提高校園管理的工作效率,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教師,甚至於學校職工來說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用手指輕點屏幕,打開網絡應用軟件,便能夠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教學內容的實時傳遞。這是在今年疫情期間,全國上下大範圍內運用可視化智能手段與終端,上演的一場場生動的“雲端”課堂。今年來,“網課”成爲關鍵詞,教育領域開始加速信息化轉型。師生、家長對信息化教育教學的迫切需要超乎了前所未有的想象,也因此倒逼了教育信息化進程和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此,我市不少學校利用信息化技術,創新舉措將“雲端”課堂廣泛運用於教育教學與管理監督上。例如,我市恩陽區60所中小學、3000餘名教師,依託“互聯網+教育”和系列配套措施,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通過“雲端”聽課和“雲端”教研。每週兩次的隨機抽籤、隨機安排直播、隨機評課、最後評定等級等教研流程,不僅能讓老師之間互相學習借鑑、全方位規範教育教學,還在該區較大範圍內,實現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改的完美結合。“雲端”巡課,是我市教學課程的改革與創新,創下全省先例。

新時代賦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帶動教育信息化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近日,在此背景下,爲貫徹落實國家教育現代化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巴中市教育信息化2.0實施方案(2020-2022)》(以下簡稱“《方案》”)應聲推出,爲我市教育事業展開了一幅美好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藍圖。

從“重建設”到“重運用” 深度融合創新,助推教育信息化

據市電化教育館支部書記張澤容介紹,相比於從前注重建設以“三通兩平臺”(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爲抓手的教育信息化1.0時代,此次《方案》則更加註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及應用。

“目前對於我市而言,已基本實現所有學校寬帶網絡、數字資源和智能教學設備全覆蓋。”張澤容說,因此,在信息化硬件設施全面“就位”之後,與教育教學“唱好雙簧”在當下則顯得至關重要,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校園無線網全覆蓋。根據《方案》,我市計劃到2022年在全市基本實現數字校園全覆蓋。城鎮中小學和農村規模較大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推動“寬帶網絡校校通”實現提速增智,無線校園和智能設備應用逐步普及。“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實現提質增效,從而滿足師生移動學習、移動教學、移動辦公等應用。

其次是移動智能終端的全覆蓋。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移動智能終端不再限於教學領域,也涵蓋包括辦公區、生活區、活動區等公共區域。加快推進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及智慧校園建設,“互聯網+教育”服務體系和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園生態基本建成。

再次是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發展。通過豐富智能化的學習環境,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及創新發展能力,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可以預見,在教育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應用的2.0時代,一個即使在我市較偏遠的農村學校唸書的孩子,在數字校園裏,也可隨時隨處通過輕觸移動終端,登錄個人賬號,輕鬆享受來自發達地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智能化的教學管理,擁有高效率的學習和高品質的生活。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還鍛鍊了學生的數字化思維與探究性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只有不斷豐富智能環境,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才能促進教育信息化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也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化、探究性、終身學習成爲常態。”杜李介紹,爲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和應用水平,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支撐作用,《方案》提出了我市應持續優化智能環境、推進融合創新應用和全面提升信息素養的總體要求與任務。

“六大重點工程” 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提質增效

爲全面提升教育管理者的信息化領導力、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與創新能力、提升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水平,《方案》明確提出要以“六大重點工程”爲抓手,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提質增效。

實施基礎環境持續提升工程,逐步補齊信息化建設短板。提升學校寬帶網絡水平,優化更新“班班通”設備,提升基礎環境承載能力,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全覆蓋。確保到2022年,城鎮中小學和農村規模較大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全市基本實現數字校園全覆蓋。

實施教育資源服務共享工程,持續增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深化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加強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確保到2021年,全市90%的教師和80%以上學生擁有實名制的網絡學習空間;到2022年,實現全市師生“人人有空間、人人用空間”。

實施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工程,推動新技術下教育模式變革。加快智慧教育學校建設,加快智慧教育區域建設。2022年,力爭建成5所省級智慧教育示範學校,全市智慧學校覆蓋率達70%,初步構建起支撐個性化教學的智慧教育環境。同時,建成1至2個省級智慧教育示範區縣。

實施教育治理能力優化工程,提升大數據支撐教育治理能力。推動巴中教育雲平臺建設,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服務”,實現教學、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的智慧化管理服務。2021年,全市學校重要場所視頻監控全部接入省、市、區縣視頻監管平臺;2022年,全市所有學校部署校園綜合管理系統。

實施師生素養全面提升工程,推動師生綜合能力素質拓展。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啓動“人工智能+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探索跨學科、智能化教育教學改革。2022年,全市中小學校全面推行編程教育,逐步擴大創客教育。遴選10名智慧教育領航校長、500名智慧教育骨幹教師。

實施教育信息化精準扶智工程,助力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推進“專遞課堂”建設,推進網絡學習共同體建設。2021年,實現“專遞課堂”覆蓋全市70%以上的教學點。依託“四川雲教”優質資源互聯共享聯盟,構建信息化條件下“雙師教學”新模式,提升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爲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我市當前已有48所學校加入了“四川雲教”直播課堂平臺,有效推動了我市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和促進了教育公平。“重慶方面,我們目前正在對接,爭取早日與渝組建‘名校+’‘名師+’聯合體,開展網絡結對幫扶,建立網絡研修共同體。”張澤容說。

評論

教育信息化2.0當代“神獸”家長應“爲之計深遠”

創建智慧課堂,進行信息化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今年來,“網課”成爲關鍵詞,“停課不停學”成爲常態,教育領域開始加速信息化轉型。教育信息化能否順利推行,除了學校、師生,當然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父母之愛子,必爲之計深遠。數字校園、信息化教學則是當代父母們“計深遠”所繞不開的話題。

首先,擁抱教育信息化,促進貧困地區孩子實現“彎道超車”。所謂的教育信息化,絕不僅僅指的是平板電腦、智能設備等移動終端本身,而是一種通過軟硬件加持,促進教學資源均衡化,讓貧困地區、薄弱學校享受科技發展成果在教育領域的紅利的方式。信息2.0時代,教育資源正通過無線網來到更多偏遠地區孩子們的身邊,爲消除“知識鴻溝”和實現”彎道超車”提供可能。

其次,教育信息化向來不是“陽春白雪”,而是未來孩子們基本素養養成的前提。藉助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孩子各學科、各門類的“自適應性學習”將成爲可能,他們也將因此從題海中解脫,加之信息技術所提供的日益多樣的教育模式,個性化的教育與學習將不再停留在理論層面。要知道,在未來,思維比知識重要,素養比分數可貴。

最後,教育問題向來都是宜“疏”不宜“堵”。當作爲“神獸”家長的你還在爲孩子玩電子設備而苦惱,自己卻有各種藉口抱着手機不撒手時,殊不知在許多領域你的孩子已經完成了“文化反哺”——許多知識和信息,都是孩子交給你的。正視教育信息化,熱情擁抱新技術,真正走進孩子們的世界,纔有可能“教育”好孩子。

責編嶽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