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

滴翠亭扑蝶,被人诟病的常常是宝钗

《红楼梦》第27回中有一个情节,是人们诟病薛宝钗必提的,这就是滴翠亭扑蝶事件。宝钗不小心在滴翠亭撞破宝玉房里的红玉和坠儿言说红玉与贾芸私情。红玉和坠儿察觉有人壁听,就要把亭子周围的隔子推开。宝钗躲避不及,就用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假装是来找黛玉的,洗脱了自己的嫌疑。

这件事最后是没有后续的,因为紧接着王熙凤就把林红玉收为了自己的麾下,她的命运变得顺风顺水起来,不会计较这种事了。再说原本黛玉就没有偷听,她也不可能外传丑闻,宝钗更是不能说什么,因此这件事就这样了了。可是不喜欢宝钗的人是不会放过这件事的,因为整本《红楼梦》中,宝钗也就这件事可以叫人说了,那还不紧揪着小辫子,大加渲染?

林红玉

论起做了实际对人有益事情的人,《红楼梦》中就属宝钗做得最多,就因扑蝶一事,诋毁宝钗的人就推演出来宝钗是个心机女这个结论,从而将其一言一行,全部都加上别有用心的名号,就有些过头了。这与《红楼梦》的原旨是不相符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滴翠亭扑蝶之事重新回顾一下,以另外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滴翠亭

滴翠亭事件的起因,是宝钗前去找黛玉过花神节

滴翠亭事件发生在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说是未时交芒种,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条信息,计算出来前后三百年间,只有康熙四十五年才在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芒种这一天也是花神的日子,众姐妹、丫鬟们纷纷出来打扮花树,嬉戏玩耍。连巧姐这样的小孩子都出来了,唯独没有黛玉,于是宝钗自告奋勇:“你们等着,等我去闹了他来。”动身去了潇湘馆。

潇湘馆

可是到了潇湘馆,忽然看见了宝玉先进去了。就想到了两个问题:

一,宝玉和林黛玉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

二,林黛玉素昔猜忌,好弄小性儿的

倘若她跟着进去了,撞见了宝玉跟黛玉如何,大家尴尬;而宝玉前脚进,宝钗后脚来,黛玉又会以为宝钗就是宝玉带来的,再生些嫌疑,惹她不高兴。原本宝钗叫黛玉一起来玩,是个热情亲密。可是正如脂砚斋所批:道尽黛玉每每小性,全不在宝钗身上。

大观园的姐妹对黛玉是很上心了,因她是客居于此,且又失了父母,素来身体又不好,其他姐妹经常来潇湘馆与她说话。可是林黛玉这个人心冷、性冷、口冷,仿佛大家对她好,成了应该应分的。只见他人来看她,又何时见她去探访安慰过别人?

贾迎春

这次饯花神发现黛玉没来的是迎春,这是迎春眼里、心里有黛玉。可是,第73回中迎春乳母聚赌被抓之后,宝钗怕迎春不自在,叫上一帮姐妹前来安慰,黛玉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竟然在一旁扯什么“用兵最精”、“虎狼集于阶陛,尚谈因果”这种臊话,实实地没有心肠!

未见谁真成了她的朋友

有些人说交朋友就要交黛玉这样的,宝钗算计太多。呵呵哒,你倒是想结交黛玉,黛玉未必能看你上眼了,她这种人自诩清高,谁能成了她的朋友?莫要拿热脸去凑她的冷屁股了,平白找些没脸,她这种人是不会给你沾她光机会的。

黛玉为人是很难讨好的,她只对宝玉感兴趣,宝钗此时退回来不进潇湘馆是明智的。

薛宝钗

滴翠亭事件发生的突然,电光火石之间,金蝉脱壳是最好的办法,谁的颜面也不伤

在宝钗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对玉色的蝴蝶,她也是个小女孩啊,也有感兴趣的事物啊,于是取出团扇,想要扑来玩耍。这对蝴蝶就把她引到了滴翠亭,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没有什么算计。

这个滴翠亭是在池中,四面有游廊曲桥连接,视线没有遮挡,但是亭子为了防风保暖,装了糊纸的隔扇,内外是不能看见的,却不能隔绝声音,故事就这样出来了。

水中亭阁

宝钗扑蝶扑得香汗淋漓,也没有捉到,正要回来的时候,就听见滴翠亭内林红玉和坠儿说贾芸捡到了红玉的手帕的事,坠儿因贾芸托她向红玉讨要谢礼,正在缠磨红玉。红玉无法,就只能回赠一物,这样就不是捡东西的事了。男女主子们送个胭脂,送个荷包不叫罪,可是丫头们要是有这种行为,就成了私赠表物的罪过了,这就是荣国府的规矩。况且丫头们之间也有倾轧,有人就可能揪着这种事大作文章,自己因此丢了工作也是有的,现在也有这样的事,有不少人因为办公室恋情而被辞退,因此,小红对这种事是很谨慎的,因此还逼着坠儿发誓。

正在发誓的时候,坠儿突然发觉有人靠近滴翠亭,就建议林红玉将隔子推开,这样内外都能看见,人走近了,就马上转换话题。若是隔子被推开,宝钗肯定跑不了,一下就看见了。这一看见不要紧,这种尴尬事被人知道了,林红玉不是别的的丫头,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下文中晴雯这样“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的人指责林红玉,林红玉见一句怼一句,说得晴雯哑口无言,只好另外找邪茬,责骂林红玉。

晴雯

若是宝钗此时被林红玉瞧见了,一方面林红玉和坠儿羞愤,不免“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另一方面,宝钗岂不是无故受她们一顿拆白?这里面是有两方面考虑的,不仅仅是宝钗一人。如今躲也躲不及,索性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宝钗不仅没有躲,反而加重了脚步,迎着滴翠亭就来了,假装在追林黛玉,还喊着:“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红玉和坠儿推窗的时候,宝钗还没等二人说话,就先问:“你们把林姑娘藏在了?”如此就先堵住了两人的嘴,她们拆白还来不及呢,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于是宝钗又说:“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吓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还装作进亭寻找了一番,装作去山子洞方向找黛玉,便脱身而去了。

此处,宝钗首先是避免了了自己跟林红玉的正面冲突,免除了两人见面的尴尬,保全了二人的颜面,对宝钗和林红玉都是好的。宝钗不会四处传别人的闲话,这是她一贯的作风,就连林红玉也说: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她是个有分寸的人,值得别人信任,这是她长久以来为下的,即便不是那么熟悉的林红玉也是知道的。宝钗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误会,出发点并非为了嫁祸于谁。

坠儿

那么她为何要选林黛玉呢?

首先是她从林黛玉处来,就是为了找黛玉脑子里面想着是她,临场抓人,来不及反应其他人。

其次,滴翠亭在哪啊?就靠近怡红院和潇湘馆,你再假装找谁合适?宝玉是林红玉的主子,当场就要出事,只有林黛玉合适嘛。

还有一点,这个滴翠亭盖在池子中,离岸边有些距离,宝钗说的是“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也就是说她看见黛玉是在岸边的,只是弄出响动的人可能是黛玉,并没有诬陷黛玉趴在窗户根子上去听人家小话,嫁祸一词有些不实。

大观园平面图

这件事情说到现在,对黛玉有什么影响呢?林红玉信了宝钗的话,她便担心黛玉把话听了去,这是她的推理,即便如此,坠儿也觉得没有什么,认为“便听见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就完了。”对啊,谁也保不齐赶上了,就会听见什么,不瞎传就好了。问题就在这里,林红玉就提出了:“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林红玉对于宝钗听见她的秘密一点也不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黛玉听见,你说这种事怨谁?

也就是黛玉好看,大家不苛责她人品

“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黛玉在别人眼里都活成什么样了,爱耍小性子,还爱刻薄人,揪住了别人的小辫子,就要拿出来叫人难堪,也不管这个人跟你有没有关系,老这样才叫人这样不放心。林红玉最担心的就是林黛玉这个人没有分寸,把这种事宣扬出去,走露了风声。

那么林红玉会不会因为黛玉听见她们的谈话,就要主动迫害黛玉呢?不可能啊,这种事生怕别人知道了,哪有自己过去闹起来,叫尽人皆知的道理?更不可能为了这种事而杀人灭口,给黛玉下个毒什么的。除非是黛玉用这件事去难为要挟红玉,才会出问题。实际上,林红玉的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黛玉就没有来,宝钗自己不会泄露,就没有人会泄露。因此宝钗嫁祸给黛玉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祸会降临在黛玉头上!宝钗的金蝉脱壳之法,只不过是避免了她与林红玉和坠儿之间的尴尬而已。

宝钗并无害人之心

宝钗是个有分寸的人,如果滴翠亭事件真会危害黛玉,她是不会做的

滴翠亭事件中,宝钗是无意撞破红玉私情,为了避免双方尴尬,宝钗假装追黛玉而来,巧妙地金蝉脱壳,这是她临事机变。至于嫁祸之说,就太过了。宝钗既没有诬陷黛玉壁听,也没有诬陷黛玉会发人隐私。通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宝钗是个有分寸的人,倘若此事会对黛玉不利,她是断然不会做的。

唯一让林红玉和坠儿担心的,是黛玉本人的素来人品。黛玉本人倒是没有坏心眼的,但是嘴实在是个问题,平常日里拿着别人的短儿,刻薄人惯了,不管这个人惹没惹着她,她都憋不住。就像刘姥姥来大观园,关她什么事?她左一句“如今才一牛耳”,右一句“母蝗虫”,还越说越来劲。去安慰迎春那一会,探春护着自己姐姐,使眼色叫侍书叫平儿来弹压王住儿媳妇,黛玉在一旁倒和宝琴说笑起来,气的宝钗在一旁直冲她们使眼色。就这样还堵住黛玉的嘴,又说出“虎狼集于阶陛,尚谈因果”的话来。若是如此为人,就是别人不嫁祸给黛玉,她自己也迟早招来灾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