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有这样一篇六年级男生写的题目为《第一次奋进》的作文走红。

有对时间的思考,也有对自己的剖析,尤其是对“暗恋”情绪的剖析,其中“是她让我心里有了光明”这句话更是让不少网友动容。

更有网友在看完这个作文中说,感受到了鲁迅,有一种读到了《情人》的感觉,尤其是开头一句,特别有《情人》开头写的“我已经老了”的味道。

其实这不是这个男生第一篇被网友称赞的作文,他还曾写过一篇叫做《沙漏》的作文,内容相当有深度。

“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从观察沙漏思考了生命、时间的意义。这文章被发到网上之后,就被无数人转发,其中更是有韩寒的亭林镇工作室

很多人都赞叹小学生的文笔都这么好了吗?

其实反倒是小孩子会有比大人更好的文笔。

就像是画画一样,大人往往总是更注重技术,而小孩子则没有那么多的世俗的条条框框,反而更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结果成品往往出人意料。

作文,是想象力的延伸

在小学阶段,是孩子写作文最多的时候,从每天一篇的日记,到周记。命题作文相对会少一些,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写作是最自由的。

孩子想象力有多丰富,思想就有多丰富,孩子的作文就可以有多奇妙。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过:“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那么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特别痛苦,总是在凑数应付了事。比如这篇,纯粹为了凑字的作文看完就只能让人扶额摇头,哭笑不得。

其实这就是因为对生活的观察不够,对生活的感受不够,思考不够,那么自然想象力也就会匮乏,写不出具有深度的作文。

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能思考。”

在小学阶段,家长不要让孩子的作文过于模板化,而是允许孩子去大胆地观察、思考、想象。

作文,是阅读的积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便是和本业毫不相干,也要泛览。”

写出《第一次奋进》这个作文男生的老师就说,他非常热爱阅读和写作,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点评过《万历十五年》。甚至给《三体》作家刘欣慈写过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这本书的思考。

阅读这个事情本身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提升孩子的思想境界,丰富孩子的词汇。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课业相较于初中、高中来说还不算繁重,而且孩子也正处在对思维进行架构,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的阶段。

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被困在贫乏的书本中,一年下来只阅读了寥寥几篇文章而已。

学习这件事情是一个宏大精美的工程,要拼的不是前期搭建的有多快,而是地基牢不牢固,工具够不够精细。

推荐几本给孩子阅读的书籍,《写给儿童的文明史》和《魔法拼音名家经典》。

《写给儿童的文明史》一套共10本,都是以“书”为主题,纵贯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语言、文字、纸张、书籍的发展为脉络,讲解了人类文明创建、演变的历程。畅销台湾30年狂销3000万册。

让孩子了解语言是怎么诞生的、怎么记录下来的、怎么传播的,有哪些书改变了世界、古今中外有哪些伟大的作家。

非常难得的是它深入浅出,用奇遇记的故事形式,消解了一般历史百科书的传统呆板,还运用了漫画、游戏、图表等多种版式,读起来鲜活有趣,很对孩子们的胃口。

提升孩子的思维广度,以及延伸孩子的想象力。

《魔法拼音名家经典》一共8册,全都采用的名人名篇。每册作者不同,均为知名儿童文学作家。

任溶溶《能听懂人话的猫》:入选篇目曾荣获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杜利特医生的故事);张秋生《小巴掌童话》: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沈石溪《第七条猎狗》: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汤素兰《笨狼的故事》: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王一梅《第十二只枯叶蝶》: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等;汤汤《别去五厘米之外》:荣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

让孩子感受优美文字的同时,也通过故事情节培养了孩子乐观、友情、自信、分享、勇气、机智等美好品质。

并且赠送99元听书卡和汉语拼音字母表。

这里是小婷老师育儿观,帮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学依据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