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初,在洱海地区有六个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由于这里距离吐蕃比较近,所以受到了吐蕃的影响和压力,好几个小国立场非常不坚定,时不时就背弃大唐,从背后捅一刀子。

为了制衡此时崛起的吐蕃,稳定西南局势,唐朝对老实巴交的南召进行了扶持。

南诏国立国于738年,当时正是大唐盛世的最顶峰开元年间。唐玄宗赐名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为“蒙归义”,并封为云南王。有了唐朝的支持,皮逻阁一路势如破竹,吞并了另外几家,南召也成为了大唐的一个藩属。

这个南诏国,就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奴隶制政权。

表面上看,这个南诏国是大唐的附庸,但双方的关系其实并不好,时打时和。尤其是大唐走向了衰落,而吐蕃竟然崛起了。所以南召有时候会投靠吐蕃,与大唐对抗,有时候也会与大唐重归旧好,联盟对抗吐蕃。

由于大唐麻烦不小,顾不上这里,再加上西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使得南召经常趁机袭扰,而唐军数次军事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这就更增加了南召的野心,公元829年,南诏军突袭唐朝,攻陷成都西城大肆掠夺工匠百姓数万人、金银财宝无算。

到了859年,南召世隆继位后,在稳定国内局势后,自建国号,与大唐彻底决裂。并开始了他“两陷安南,四犯四川,一入黔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那么问题来了,南诏在攻占成都时,为啥要割去成都百姓的鼻子和耳朵?

首先,割耳是代表战功。我们说,南召虽然一度实力不容小觑,但客观地说,还属于奴隶政权,本身奴隶制身上就有一种野蛮和残酷的因子存在。

同时为了便于统计,从而确定自己的军功,毕竟在他们眼里,俘虏回去那就是奴隶,过着的肯定是狗都不如的生活。

其次,为了报复。这个报复从何说起呢?大唐时期,越南北部还属于中国,归安南都护府管辖。在南召威胁安南的情况下,大唐派出名将高骈任安南都护。

公元866年,高骈收复交趾,全歼南诏军,但他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南诏军主帅段酋迁及其部下三万多人斩首,右耳割下送至长安报功。

这让南召是不能接受的,上下是非常气愤。

在公元869年世隆亲率大军突袭西川,攻破多个城池并再度攻到成都城下。虽然并没有拿下成都,但是他竟然将俘虏的军民割掉耳鼻,以示报复。

当然了,在当时来说,南召数次入侵大唐,每次几乎都如入无人之境,大唐也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边界地区。这也是狂妄的世隆表示征服之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