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業鏈聯盟不是烏托邦

在採訪前,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董事長南存輝因爲日程繁忙已經有段時間沒有接受過媒體採訪了,但是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的話題是個例外。

網絡上搜索南存輝相關新聞,最近的報道多與長三角一體化有關,特別是這幾個月,南存輝出席的社會活動,幾乎可以串起長三角企業家聯盟的發展脈絡。

脈絡的起點是6月5日,這一天,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成立大會在浙江湖州舉行,南存輝出任聯盟輪值主席,奧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湯亮、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峯分別出任聯席主席,來自滬蘇浙皖的近100位工商界代表入盟。此後僅過去11天,6月16日長三角浙商聯盟在浙江嘉善縣宣告成立,南存輝被聘爲聯盟名譽理事長,200多位浙商代表參加。

7月18日,南存輝出席長三角企業家聯盟主席會議暨創新發展閉門會議,這次他是東道主,會議的舉辦地點就在正泰集團杭州濱江園區。9月9日下午,長三角企業家圓桌會議在上海舉行,會上長三角超導產業鏈聯盟、長三角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鏈聯盟、長三角數字健康產業鏈聯盟、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等4個產業鏈聯盟授牌成立。11月1日,在溫州舉行的長三角企業家聯盟峯會上,長三角數字健康產業鏈聯盟正式啓動,當天,長三角智慧城市與全程能效產業鏈聯盟、長三角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聯盟、長三角智慧零售服務產業鏈聯盟、長三角光電纜產業鏈聯盟分別授牌。

密集的活動,南存輝悉數參加並講話。可是當記者向他問起花了多少精力在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時,這位新任“盟主”卻爽朗一笑:“我做的主要是與聯盟定位、方向、規劃和協同創新有關的事情,具體的一些事務都是聯盟祕書處在做工作。”這一笑,讓南存輝的臉頰兩側的酒窩愈發明顯,配上一雙大眼睛,能感覺到他的親切、低調與謙和。

目前從0到1,以後由1到10

曾經有媒體評價:草根出身的南存輝依然保持本色,爲人厚道,待人真誠,因此朋友遍天下。“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成立大會在浙江開,我們佔了個地利的‘便宜’,當了個輪值主席。”在談到如何當選長三角企業家聯盟首位輪值主席時,南存輝的解釋輕描淡寫。

在長三角的民營企業家中,南存輝是一個草根創業走向成功的典範,他早年因家貧輟學,修過鞋,開過電器作坊,此後投身商海,辦廠創業,成爲商界大佬,漸漸他擁有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改革先鋒”等光環。

也曾有人問,爲什麼是南存輝?當選第十屆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時,南存輝並不是浙商中“大哥”級的人物,他的企業不是浙江排名數一數二的。對於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周其仁說:南存輝打動人的地方,是他一步一步地走來,在每一個重要的岔路口,都作出了被事後證明經得起檢驗的抉擇。

現在,南存輝面前又出現了新的岔路口。作爲長三角企業家聯盟首位輪值主席,他不僅要幫助企業強化協同、相互賦能,帶領更多企業共克時艱、逆勢飛揚,還要讓聯盟成爲加強企業聯繫的紐帶、促進政企溝通的渠道、凝聚區域力量的平臺。

南存輝發言中。採訪對象供圖

這次,他能繼續把穩方向盤嗎?

採訪中,當記者請南存輝給成立5個月的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打分時,他的回答一如既往的低調:“目前來說是1分,剛剛起步,從0到1,至少不是零分。以後會是1到10分,一步步來。”他很快補充說,“打分應該是你們來打,我打高分、自己說自己好是不對的。”

產業鏈聯盟不是烏托邦

記者第一次見到南存輝是在6月5日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成立大會上,當天成果發佈會結束後,南存輝招呼在座的企業家先不要走,他借用會議室,臨時召集了第一次主席團會議。在那次臨時會議上,企業家們現場加微信羣,這位剛上任的聯盟輪值主席對在座的近100位企業家說:“我們不是抱團取暖,我們是抱團發展,一定能有很好的前景。”

回過頭來看,這句鼓勁的話並不是爲了客套。在那次會議上,曾有企業傢俬下嘀咕:排場很大,但如果只是來喝茶喫飯,爲了聯盟而聯盟,沒有實際的利益,很快就會搞不下去的。話聽着刺耳,卻在理。

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是個創新的組織,現在人聚起來,怎麼讓大家把力往一處使,又是一個新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南存輝不忙着解釋,而是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比如這個茶杯,大家爲什麼都做茶杯?我做茶葉行不行?做茶具行不行?”南存輝說,最近行業內要開一個低壓電器峯會,他會邀請同行們到杭州來看看新東西,一起尋找合作的機會。行業間的合作必須建立在產業升級的基礎上,南存輝承認,“20年前產業鏈聯盟可能做不起來,但現在水到渠成,是時候了。”

在長三角企業家聯盟主席會議暨創新發展閉門會議上,產業鏈聯盟這個詞被反覆提到。用產業鏈作爲抓手,把聯盟做實,成了與會人員的一個共識。在會議上,南存輝就組建若干產業鏈聯盟做了總體背景介紹,他提出,聯盟要整合相關資源,聚焦長三角地區鼓勵支持的重點產業,佈局一些具有發展潛力、創新優勢的產業項目,爲企業創造價值,爲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一羣長三角企業家合影。採訪對象供圖

“產業鏈聯盟,每個主席都可以做。今天話題的要義在於,不是每個人都去掛一個長三角的名頭。我們要明確,如何把握這個度,聯盟該不該爲其背書。”南存輝認爲,成立產業鏈聯盟要先問3個問題,是不是涉及全局性的,是不是滬蘇浙皖關心的,是不是與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

在那次會議上,南存輝提出要牽頭成立長三角智慧城市與全程能效產業鏈聯盟。這並不讓人意外,正泰的主營業務正是圍繞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2018年,正泰成立能效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全程能效”概念。

不過,在此後的長三角企業家圓桌會議上,授牌成立的首批4個產業鏈聯盟中並沒有長三角智慧城市與全程能效產業鏈聯盟。4個產業鏈聯盟由滬蘇浙皖各推薦1個,與浙江省相對應的是長三角數字健康產業鏈聯盟。11月1日,長三角數字健康產業鏈聯盟正式啓動運營,浙江大學國際創新研究院任聯盟祕書長單位,由微醫集團任理事長單位,浙江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聯影醫療、浙大網新、上海千麥醫療等任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據南存輝介紹,自己與這個產業鏈唯一的聯繫是,正泰是微醫的股東之一。

“很小的股東。”他補充。

儘管主營業務與正泰沒有太大關係,但在採訪中,南存輝花了大量時間,向記者解釋這個產業鏈的意義,幾乎成了代言人。“以後,醫院管理中的跑冒滴漏可以管住,買藥,像我咽喉不舒服,買一板就夠了,不用買一盒。”南存輝揮了揮他手中的咽喉藥,現身說法。目前,該產業鏈已吸引長三角知名高校、三甲醫院、醫療科技和金融企業等68家單位加入。

“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利用上海醫療資源的優勢,浙江互聯網的優勢,把江蘇、安徽也帶動起來,這是真正的長三角一體化。”南存輝的強勢推介又來一撥。

“四個堅持”謀“四兩撥千斤”

長三角企業家圓桌會議上,南存輝特意提到“產業強鏈基金”。

在他的設想中,要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資金豐富、機制靈活的優勢,推進產業強鏈基金建設,籌集首期資金100億元;以資本爲紐帶,促進科技和產業創新發展。

南存輝承認,“產業強鏈基金”的概念,來源於這5年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摸索出的一個模式。

5年前,有媒體用“神祕”兩字來形容浙民投及其背後的資本力量。神祕不至於,但創新是真的。浙民投由浙江省工商聯牽頭、浙江省金融辦指導,8家浙江民營龍頭企業於2015年4月共同發起創立,開創了浙江省民營資本在投資領域抱團發展、跨界經營的先河。浙民投發起方主要是浙江民營企業龍頭製造類企業,包括正泰集團、富通集團、巨星控股集團、臥龍控股集團、萬豐奧特控股集團、奧克斯集團、聖奧集團、杭州錦江集團等8家企業,公司註冊資金50億元。

浙民投剛成立時,股市正處於牛市高位。有股東提出,可以把資本投入股市賺錢。但南存輝堅持不要去買股票:“本來就是要用我們製造業的優勢,去幫助更多小微企業,服務產業鏈,這是我們成立的初心,怎麼能去炒股呢?”

成立5年來,浙民投有“四個堅持”,其中一個就是堅持穩健謹慎的投資風格,專注實業、專注股權,不做房地產投資、不做二級市場短線交易,不參與市場高利息資金借貸業務,沒有投資P2P企業或爲P2P企業提供社會化融資。

在這樣的堅持下,浙民投能賺到多少錢?“短期來看,賺得還不是很多。”南存輝笑了笑,“可能對於投資界來講有些不可理解,但在全球經濟形勢這麼複雜的情況下,我們認爲控制住風險,不虧就是賺。”這樣的投資策略有着很強的“南氏風格”。上世紀80年代,南存輝從修鞋轉向做電器生意,他和另外3個朋友合夥創業,每天忙到凌晨兩三點,辛辛苦苦幹了一個月,除去成本,僅賺了35元,每個人平均獲利不到10元。其他幾個合夥人覺得來錢太慢,紛紛打起退堂鼓。南存輝卻看到,收入雖不高,但畢竟沒有虧本,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前景,看到了事業發展的方向。

“浙民投沒虧本,還探索出了一條投資實業的路,形成一個模式,我認爲這是非常寶貴的。”南存輝並不是不看重賺錢,他看到的是另一種賺錢方式,“只要產業鏈賺錢就好了。”

賺長線的慢錢,還是賺短線的快錢?南存輝選擇了前者。現在,他想把這個模式推廣到長三角產業強鏈基金。

南存輝近照。

“值得探索,意義重大。”南存輝說,他看到“雙創”的浪潮中,那麼多的大學生、海歸,那麼多學校的老師,有技術沒啓動資金,一路走來很辛苦。“能不能用產業鏈基金來給他們支持?加入產業鏈龍頭企業的支持,四兩撥千斤,快速形成產業鏈?”南存輝提出這樣一種可能性。

從“步槍”到“機關槍”

在浙江,有一種說法,“長三角元年”可以從2003年開始算起。這一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合作與發展”的決策。而正泰被認爲是首個響應這一號召的企業。“我們是最早響應號召的企業——之一。”南存輝糾正道。

儘管很早響應,但南存輝坦言,其實一開始自己並沒有想得特別明白。“哪有鼓勵企業到外地去發展的?”儘管有疑惑,但南存輝依然馬上組織董事會專題研究,很快就去上海、嘉興等地尋求“接軌”的機會。做着做着,南存輝發現,上海有資源、有人才、有市場,也是向外發展的窗口,長三角一體化對於民營企業而言,意味着更爲廣闊的市場、流動更充分的資源要素配置,以及更大規模的改革紅利。

藉着這股東風,從2003年開始,正泰全面佈局溫州智能電器製造基地、杭州新能源自動化與信息技術研發製造基地、嘉興電力電子與光伏電池組件智能工廠、上海高壓輸變電設備及高端裝備研發製造基地等先進製造領域;整合配置全球優質資源,在長三角沿線佈局多個創新孵化園區及產業園項目。此後,抓住“一帶一路”機遇,進一步全球化,從甌江到黃浦江,再到萊茵河、尼羅河、多瑙河……

“有時候,我們只有在做的時候,才能夠慢慢理解,想明白。”南存輝感嘆。

其實,正泰的長三角一體化探索,還要往前算。上世紀80年代,創業初期的正泰經歷了一個缺技術、缺專家的階段,而上海人民電器廠是中國低壓電器的龍頭,工廠有一些退休的老專家。南存輝從溫州望江路碼頭坐船到上海十六鋪碼頭,一次次拜訪剛從上海人民電器廠退休的宋佩良、王中江、蔣基興3位工程師,很多時候,甚至在老宋家裏打地鋪過夜。最終他們被南存輝的決心所打動,成爲正泰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3位技術專家。

這段“地鋪之交”的往事,或許也可以稱爲區域一體化中資源要素流動的一個生動雛形。但南存輝認爲,這是最初級的,是“小米加步槍”。“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機關槍。”南存輝說,以前可能只是企業靠產業鏈來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現在不僅有企業,還加上了政府、科技、金融等力量,而且企業家之間也聯盟抱團了,力量更大了。

“我現在信心百倍,聯盟已經發起衝鋒號了!”南存輝兩手用力一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