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941年,张季鸾(前排右一)在“庆祝大公报获得米苏里大学荣誉奖”大会上。大公报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中文媒体

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作为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华文报纸,大公报也涌现出不少优秀记者、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近代以来105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设立了专门的辞条,其中大公报人占13条。周恩来总理在谈到大公报的历史贡献时,特别强调大公报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很多人才”。大公报被誉为“新闻界的黄埔军校”。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来追忆大公报历史上的部分名记者、名编辑,怀念这些新闻前辈,谨此纪念。

“新记”三杰 铸报界典范

图:1926年9月1日,张季鸾以大公报记者的名义在头版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馆设法租界,创刊人是满清正红旗人英敛之。1926年,在吴鼎昌联合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盘大公报后,这家老牌的华北报纸便形成了吴、张、胡的“三驾马车”经营模式,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张季鸾任总编辑。

胡政之

作为记者,胡政之是唯一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作为老板,他让大公报总发行量由初办时的几千份一度增长到20万份并成为全国性大报,不遗余力延揽、提携、培养了范长江、徐铸成、萧乾、朱启平、金庸等一批人才,后来都名满天下。在60年人生岁月中,在大公报服务长达27年。新闻史家评价他与大公报“渊源最深、贡献最大”。

张季鸾

张季鸾1905年留学日本,1911年学成回国。辛亥革命后,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秘书,参与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发出了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份新闻专电。在国难当头之时,张季鸾以笔代枪,言论报国,激励中华民族共赴国难、奋力抗日,其作用甚至比刀枪更关键。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季鸾曾接连发出多篇社论,其中一篇《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劝告东北军将士迷途知返,不能误国误民,要求张学良等人无条件地释放蒋介石,还要张学良向蒋介石赔罪。这篇社评说得入情入理,特别把东北军的处境与其遭遇,说得极为透彻。报纸被国民政府加印40万份空投西安城。当时参加事变的几位东北高级军事将领曾表示,“大公报这篇《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成了近代历史重要文献之一,其所发生的功效绝对大于楚汉争霸中的‘楚歌’”。这篇社评在历史关头起到了重大作用,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王芸生

王芸生笔名旧闻记者,祖籍河北静海。

1929年夏进入天津大公报,因撰写《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而一举成名。

1941年9月任重庆大公报总编辑,主持大公报言论。1946年,大公报成立总管理处后,任总编辑和社评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上海大公报总编辑,后任北京大公报社长。曾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副会长。著有《芸生文存》、《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台湾史话》等。

战地群英 笔录历史

范长江

范长江生于1909年,四川内江人。作为业余通讯员的范长江消息写得生动又深刻,受到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的赏识。唯才是举的胡政之特地到北平约见范长江,希望他专门为大公报写稿,每月由报社付给他15元固定稿费,而不再按稿计酬。从此,范长江正式跨上新闻舞台。

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的著名的旅行考察。这次旅行考察,历时10个月,马不停蹄,舟车劳顿,行程6000余里,足迹遍及四川、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北五省区,历尽艰辛采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陆续寄回天津,第一次在大公报上公开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迹和西北近况,揭露了西北地区当权者的种种弊政,把西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等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比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加.斯诺对长征的报道还早一年多。

大公报出版部将范长江通讯结集成册,定名为《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九次再版,累计印刷10万余册。

方大曾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摄影家、全面展现绥远抗战、“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评价他“范长江与方大曾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

方大曾被大公报聘为战地记者,以笔名“小方”陆续发表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等战地通讯,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1937年9月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线北段的变化》成了这名年仅25岁战地记者的绝唱。

朱启平

朱启平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1944年作为大公报特派员,随美军太平洋舰队采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仪式这历史性的一幕,朱启平亲眼见证,1945年9月2日上午,他是当时三位登上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采访日本签字投降仪式的中国记者之一,随后他写出长约4000字的新闻通讯《落日》,在大公报上发表,反响强烈,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的新闻教材。

萧 乾

萧乾是中国现代著名记者、文学家,翻译家,他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记者,他也是抗战时期第一个深入火线云南实地采访,写就了著名的新闻特写《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的记者;从遗腹子到就读燕京大学,从文艺青年到战地记者,从新闻作品到译著等身,回顾往事,追忆大家,大公报成就了萧乾的记者生涯,大公报亦因萧乾而骄傲。

武侠宗师 横空出世

图:金庸二○○九年回到大公报报馆探访,亲笔题赠“评论自由,事实神圣”八个大字,并在落款写上“金庸敬赠旧主人大公报”

查良镛

查良镛笔名“金庸”,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两年后赴上海东吴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1947年10月,当时他以优秀表现考入上海大公报担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被调往香港,1949年担任香港大公报编译,随后担任大公报的子报新晚报编辑。作为记者,金庸以真名查良镛撰写评论,还先后以“姚馥兰”、“林子畅”、“萧子嘉”、“姚嘉衣”为笔名,于新晚报及大公报发表影评等。其中,他以笔名“姚馥兰”和“林子畅”在新晚报写作影评约500篇,以“萧子嘉”和“姚嘉衣”为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影评约600篇。

1955年2月,金庸写作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在新晚报刊登。1956年,金庸与陈凡、陈文统(梁羽生本名)一起写作“三剑楼随笔”专栏。1959年2月,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在《新晚报》连载。2009年4月,他回到大公报报馆探访,亲笔题赠“评论自由,事实神圣”八个大字,并在落款写上“金庸敬赠旧主人大公报”。

梁羽生

陈文统笔名“梁羽生”,1922年出生于广西蒙山,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1949年定居香港并进入大公报,先后任新晚报副刊编辑及大公报撰述员。即以梁羽生为笔名,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新晚报》连载广受欢迎。共创作《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等35部小说160册作品,其中大多数作品在大公报、新晚报率先连载,开新派武侠文学风气之先。

巾帼不让须眉

杨刚

杨刚,原名季徽,1905年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1928年进入北平的燕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1939年9月1日,杨刚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接替萧乾,担任《文艺》和《学生界》两个副刊的主编。大约由1942年7月开始,她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与澳洲记者贝却敌到东南前线战地采访,从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发出新闻通讯10余篇,反映国民在日寇铁蹄下悲惨状况。1943年,大公报任命杨刚为外交记者,兼《文艺》版主编。1945年3月,杨刚到美国南部考察旅行,之后担任大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她以特派记者身份出席美国总统杜鲁门记者招待会,成为第一位参加美国总统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的中国女记者。

来源:大公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