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畈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张家沥村,因在袁江自然村西边的田畈中,故名西畈桥。西畈桥系南北向单孔石梁桥,桥全长14.50米,宽2.20米,高2.40米,跨径3.60米。

西畈桥南北两桥台用条石纵横错缝叠砌,用料整齐,做工精细,稳固结实,没有沉降现象,只是南边台阶有部分破损。

桥面铺两拼石板作梁,长4.00米,宽1.68米,厚0.20米。桥上无桥栏,南置14级石台阶后接东西石板路,北置10级石台阶后设一休息台,再转东4级石台阶连接进村大路。在休息台北边,置立一块长约2米,高0.60米,厚0.15米―0.25米的实体石栏,可供行人稍坐休息。

据村中老人讲述,桥始建于清代末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有一次重修,并在石梁外侧刻“大寨桥”三字。古桥能保存至今也是一件幸事。

张家沥村位于孙端镇的东侧,于2003年由张家沥、袁江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与樊浦村紧密相连,南接村头村,西与前双盆相接壤,北靠三条溇村。该村原是皇甫乡政府所在地,张家沥村交通十分发达。

据村中一个金姓老人告诉,张家沥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曾经有一支救火“洋龙”,是人称九老爷的金氏从上海购买来专门送给村里的。为此村里由青壮年自愿报名,成立了“救火龙会”,村里及四近村庄一旦发生火灾,就立即集合前往灭火救灾。这些队员都是无偿义务的,平时他们空下来就常在西畈桥上进行出水灭火训练,每年农历六月廿二火神生辰时,更要进行一次出水救火演练。

作者(陈树尧)简介: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秘书,绍兴市古桥学会理事,绍兴市古城民俗文化摄影协会组长,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成员,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成员,绍兴市关工委科普团成员。2018年著《绍兴桥乡》一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