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要解讀了拜登的外交政策,分析認爲中美科技領域的對抗仍然會繼續,美國可能聯合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共同對抗中國的科技崛起,用“競爭對手”定位中國的拜登露出真面目,我們仍然要“當自強”,埋頭髮展,不能掉以輕心。

拜登當選之後我們最關心的莫過於拜登是一位什麼樣的總統,是否對華友好等,其外交政策是怎麼定位的。前幾天,拜登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透露:中國是最大競爭對手,俄羅斯是最大的威脅,從這句話我們不難判斷,拜登對於中國給出了非常明確的定位:中國是競爭對手,但還不至於上升到威脅的程度。

圖片解讀:拜登的對華三個政策已經暗示,中美科技領域對抗不會趨於緩和

俄羅斯所謂的威懾來自7000多枚核彈頭,但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快速進步讓美國猝不及防,因此拜登仍然會在科技領域對中國進行遏制。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從拜登發表的《拯救特朗普之後的美國外交政策》中得到體現,這篇文章被我們的新京報、《外交》雜誌2020年3/4月號歸納爲拜登對華關係的三點主張。

圖片解讀:中國的空間站將與美國的國際空間站形成競爭

圖片解讀:中國的5G技術將進一步遭遇西方國家的封鎖

拜登用“競爭對手”定位中國,已經露出了真面目,中國的競爭力強大,讓美國在多個領域受到重創和打擊,比如中國的5G技術、載人航天技術,這些原本上是美國保持領先的行業,都被中國趕超,我們的天宮號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我們的5G基站已經全面建設,美國的優勢在不斷被削弱。因此,拜登上任後,美國可能會聯合西方對中國的科技發展實施進一步遏制和封鎖,這是一個主旋律。(作者瞭望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