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不需要漂洋过海就可购买;一家家创新型、开放型企业陆续在这里落户……自2019年11月11日正式封关运行以来,短短一年,克服全球疫情的冲击,九江综合保税区跑出了从零起步到逆势翻红的外贸“加速度”。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九江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货值9.85亿元,同比增长143.4%。

九江海关聚力“六稳”“六保”,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工作部署,送政策“礼包”,注发展活水,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助推九江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九江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助力“双循环”开辟新市场

今年6月,江西艾普若科技有限公司顺利接到一批国内手机主板加工订单,这是九江综合保税区首次以“委内加工”方式承接综合保税区外企业加工业务,标志着“委内加工”政策在九江综合保税区内成功落地。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们公司订单一直处于非饱和状态,企业生存压力很大,九江海关在得知情况后,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主动上门开展政策宣讲,手把手指导我们开通了这项业务。”江西艾普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锡桥表示。得益于“委内加工”政策的落地,艾普若公司和区内其他外贸企业一道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打开国内市场,有效缓解了企业面临的国外订单短缺问题,增加了生产加工收入。截止10月底,九江综合保税区委内加工进出口总值已达5043万元。

“以前,九江综合保税区区内生产型企业一般按照‘两头在外’(即原料来自国外、成品销往国外)的模式开展生产经营,但这种模式抗风险能力偏弱,在国外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冲击,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打通‘双循环’显得尤为迫切,‘委内加工’业务的推广,有利于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释放产能,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九江海关副关长柳春华介绍说。

落地“新业态”激活新动能

今年以来,传统外贸方式受疫情影响较大,但跨境电商增速显著,成为稳住外贸基本盘、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利器”。九江市独拥152公里长江岸线,对外开放口岸线达40多公里,不仅是我省唯一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也是全省出入境货物水上运输的主要通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具备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今年1月份,九江综合保税区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4月份,九江市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九江海关加压奋进、攻坚克难,全力助推外贸“新业态”落地,仅用时1个月就完成进口、出口两条查验分拣线系统、物流库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跨境电商公共申报系统及相关配套设备建设,在后期整改、验收、试运行并联过程中完成了海关申报、物流、监管三个系统整合,实现“1210”模式网购保税进口业务一键申报、一键清关,查验场地顺利通过验收。截止11月初,已有3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并办理实际货物进出区,为企业布局备战“双十一”网购高峰打通了关卡。

11月11日,九江综合保税区首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顺利通关,意味着九江市在培育外贸新业态、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聚焦“放管服”优化新举措

“自从海关上线掌上物流系统后,我们等待过卡的时间大大缩短,每趟拉货能节省40分钟左右。”经常往返综合保税区内企业跑货物运输的集卡司机王师傅高兴地介绍道。王师傅口中提到的掌上物流系统是2019年底九江海关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海关物联网系统相结合开发上线的“掌上物流2.0”,通过卡口前端与物流系统联动,车辆在综保区卡口通道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放行,取代了传统人工审核验放操作,实现了类似公路“ETC”模式的不停车验放过卡,借助智能辅助监管系统,使通关模式更加智能便捷。

除此之外,九江海关还积极推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四自一简”监管制度等一系列让企业省事省心的改革举措在九江综合保税区落地实施;积极开展“十百千万”服务计划,设立综合保税区关企协调专员,开展政策宣讲和区内企业情况摸底,对区内重点企业进行专属信用培育;指导企业按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区别管理、申报,实施分类监管,优化区内保税监管模式;简化区内企业注册登记或备案手续,推行“企业注册备案业务网上办”。(文/图 杨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