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專家表示湖北一主兩副戰略升級三圈三帶 襄陽宜昌力超洛陽

11月7日夜,網絡知名區域區劃專家、歷史學博士發表“真知灼見”。他表示,湖北發展的很均衡,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格局得到改變,基本等同於撤銷掉“兩副”但又指出襄陽、宜昌會力爭超過洛陽,成爲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冠軍、亞軍;武漢進一步發展壯大,用交通方式將周邊區域納入6環圈內,促進武漢城市圈更加融合、發達、富饒。

據悉,這名專家常年爲湖北地區做出區劃研究探索,時而對湖北提出戰略建議,時而對湖北表述調整改動的意見。此外,他還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爲中西部、東北、長三角乃至全國提出免費無償的建議和意見,體現出博士一心爲國的忠肝義膽精神,展現出高材生回報家鄉回報祖國的文士風采,表現出專家對湖北尤其是對降低兩大省域副中心城市權重高度上心,讓大多數網友充分感受到擁護武漢擴權擴容的熱情,支持武漢建設成超越重慶、成都,一舉奪魁獲北上廣深武美譽。

有網友透過相關渠道反映出以下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與網絡知名區域區劃專家、歷史學博士觀點形成鮮明對比,對全面瞭解湖北內務或能夠起到幫助作用,具體如下:

1.湖北是全國最早推行“省域副中心城市”概念的省份,初次面世是在2002年,正式啓用是2003年獲得國級批准,自此宜昌、襄陽開始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2.至2018年,全國衆多省域副中心城市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爲此也“迎來”國級驗收檢驗覈定期,湖北力推襄陽“出境”,獲得國級認可併爲其指出在“鞏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礎上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這是我國最早獲得驗收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至2020年10月,湖北只有一個建成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專家所謂“升級”爲三圈三帶,其實與宜昌未來朝向密切關聯,可以理解這是宜昌在還沒有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前的新發展方向。

3.三圈三帶概念是指武漢1+8城市圈,襄陽城市圈(襄陽、十堰、隨州、荊門),宜昌城市圈(宜昌、荊州、恩施、神農架)和長江經濟帶、漢江經濟帶、清江經濟帶,起源於2004年。透過三圈三帶的定位來看,顯然是更加有利於湖北發展,較爲有力地支持鄂西地區的荊州、恩施跨越式發展,尤其是有效提升恩施、神農架影響力。湖北正宗專家爲三圈三帶指出:恩施抓住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抓住生態優先、多地再探綠色發展新路徑的機遇,抓住成渝攜手“出圈”機遇,建設避暑勝地,加強扶貧扶智等。宜昌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大機遇,發揮三峽庫區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作用,努力成爲主角。荊州、荊門、襄陽、武漢抓住浩吉鐵路機遇,利用好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江陵)的帶動作用。

4.2019年數據顯示,洛陽GDP5034.9億,排全國第45名;襄陽GDP4812.84億,排全國第46名;宜昌還在50名外,要說襄陽、宜昌一起超越洛陽,這是一個難題。如果分個先後,還是有可能的。預計2023年前,襄陽可以超過洛陽,至於宜昌,情況不明還得根據總量增速研判。

5.武漢六環線是依託於長江經濟帶建設而研究的一項工作,暫未開工建設。從武漢以六環線爲主題召開的多次會議瞭解到,這是個綜合立體交通項目,分爲東、南、西、北4個路段及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漢南過江通道兩座長江大橋,主要是服務武漢,並帶動過境及相鄰區域發展。

6.一直以來,武漢都是圍繞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開展布局,六環線其實就是新外環線,也許是爲了擴大影響力,武漢實際五條環線被稱爲六環框架。其中,四環線至今未建成,六條環線由內而外依次是一環線、二環線、輔環(在原有二環線和三環線之間,又被稱爲快捷環、2.5環、新二環)、三環線、四環線、新外環線。值得一提的是,武漢2.5環這條環線沒有畫圓,未被正式承認。

目前來看,湖北省並沒有朝着三圈三帶方向邁進,原因很明顯,可根據定義分析。現階段宜昌還在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路上,從某種角度來說,宜昌面臨着一個值得深深思考的問題,就此,湖北省戰略朝向出現變動即緊緊圍繞服務和支撐“一主兩翼”中心城市、城市羣和城鎮帶建設,謀劃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佈局。這裏,可以清晰地預見湖北未來,財經方面比較取得新突破,在我看來“一主兩翼”是提升了宜昌,將其由建設型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上升到與武漢、襄陽平等的“三個中心城市”之一,表明了宜昌在湖北省內的重要程度,指明瞭宜昌在省內不可撼動的地位。

湖北省“一主兩翼”即三個中心城市言外之意很明確,主中心仍舊是主中心,省域副中心(其實達標的只有一個)“升格”爲省域中心“平起平坐”的存在,定位是“一主兩翼”三個中心,畢竟沒有翅膀飛不起來,如果飛不起來那就等同於“死鳥”。細細品味,“一主兩翼”戰略的完成率很高,是爲湖北第一方陣,屆時農村範圍進一步縮小,城市化提速有利於旅遊業,旅行社遊客絡繹不絕。新策推陳在即,城市羣依舊是兩個,城鎮帶可能是五個,有望將黃石、黃岡、荊州等地納入城鎮帶序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