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面镜子,我要把父母唤醒”

在纪录片《镜子》当中的开场白,是这里的每一个“问题少年”的内心独白。

这些孩子因为种种“叛逆”的行为,被父母送到武汉一个专门培训学校进行“改造”。但是在看完这个耗时两年跟拍的纪录片后,才会明白,需要改造的并不是这些父母眼中“有问题”的孩子,而应该是那些家长自己。

出生在中产家庭的佳明,家境优越。父亲是本科学历毕业,同时他目前也是一家私企的管理人员。佳明的父亲,虽然能井井有条的管理着手下的无数员工,但是对于家里的孩子,他确实束手无策。

在纪录片第一次更拍佳明的时候,他才15岁,刚刚完成初中的学业,理应接下来是进入高中学习的,但是他辍学了。

在父亲眼中,孩子已经无药可救了,所以不得已才会将他送去培训学校,希望在那里,孩子能够“改邪归正”

沟通

在片中的记录的这些家庭里的父母,几乎都很少与自己的孩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张钊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学校的老师问及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时,张钊的父亲脱口而出是因为孩子早恋的问题。

但是一旁的张钊告诉老师的答案却是,是因为学习上感觉痛苦,并不是不想读书,自己也想上学的,想去读大学。

张钊的父亲又不假思索说,孩子是因为学习跟不上了,所以才找理由说学校压力大的。

张钊告诉老师,自己不去上学并不是因为谈了女朋友,而是因为感觉学校让自己很压抑,自己已经受不了了。

但是当自己每次内心痛苦的把这些话给父母倾诉的时候,母亲总是以一句同样的话来回应他:好几千人都受得了,为什么你受不了?

张钊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释放压抑在心头长久以来爆发不出的压力:带手机、搞对象,打架。

他做了所有父母所不让他做的事情。也许只能在一次次的迷失自己当中,才能换取父母的在意吧。

课堂上,听到孩子这样的自诉,一旁的父母沉默了、也流泪了。

也许是从未想过自己的孩子这些乖张行为的背后,原来是为了反抗自己而已。其实孩子会走到今天的这一步,都是因为自己的漠视。孩子曾经无数次的倾诉和试图沟通的背后,都是一次次的心酸泪水,但是自己,却选择看不见。

理解

在佳明看来,自己只时按照父亲的意愿而活着的一个人,而自己却并不想再这样,所以会选择叛逆。

咨询师曾问佳明的父亲,如果自己只剩下最后十分钟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话,自己最想对孩子说什么。

家明父亲说,自己会把一生的人生信条教给儿子。

“你要不畏艰难,永不言弃,永不言败。另外,我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咨询师抓住机会追问“这是你的理想,还是他的理想?”家明父亲回答:孩子的理想是做一个背包客,而自己应该纠正孩子的理想。

家明父亲的言外之意就是,孩子的理想是有问题的,自己的才是完全正确的。

习惯性去忽略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孩子的种种痛苦压力。作为孩子身边最亲的人,却都没有给到孩子最及时最需要的理解。孩子又能去期望谁能理解自己呢?

反思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81天的“改造”课程当中,是有6天属于家长的课程。这些父母一开始很抗拒自己参加这种课程,但是在经过6天的课程过后,很多家长打破了自己之前固执的偏见,开始在老师的引导当中进行反思,他们逐渐做出改变后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有的时候,出现问题的并非眼前的孩子,而是父母自己,应该想一想自己的方式是否出现了问题。孩子只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无处躲避的映射在孩子身上。

关注「妈宝经」,每天学习专业有用的育儿知识,做新时代好妈妈!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记得给我们点赞并分享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