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

做实做细 建强动力主轴

安徽省淮北市坚持从领导机制上发力、从四级联动上破题,制发《关于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四级联动体系的实施方案》,同步细化分解31项重点任务,推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一贯到底、协同用力,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不断增强、系统工程有力推进。

组织联动 让纽带联起来

市、区分别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同级组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政法、编制、民政、人社、财政、机关工委、数据资源管理等17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配套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试行)》,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各成员单位分工、联席会议召开程序等要求。

淮北市烈山区杨庄街道“大工委”举办“端午情深、粽情传爱”活动。

街道、社区分别依托“大工委”和“大党委”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大工委”和“大党委”书记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街道层面由驻区单位、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社区层面主要由社区民警和业委会、物业公司、“小个专”中的党员负责人参加;召开城市基层党建领导小组会议或党建联席会议时,下级领导小组负责同志或联席会议召集人列席上级会议,通过这一制度安排,实现工作上下畅通、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工作联动 让齿轮转起来

淮北市理清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职责任务,各项工作自上而下层层部署推动、抓好落实,下级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自下而上逐级反映、统筹解决,打破了以往就基层抓基层、靠基层抓基层的工作定式,做到既分级负责,又层层联责,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齿轮有效咬合、高效运转。

市委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领”的功能,制发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出总体规划、整体设计;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公安、民政、人社等45个部门业务数据深度融合,街道社区与市直有关部门可共享业务数据总量超6亿条;统筹推进街道体制改革、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开放式党校等重点工作。区委履行第一责任,充分发挥“统”的功能,重点加强本地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指挥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指导,对街道体制改革进行部署调度,加强街道社区工作保障,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及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等。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充分发挥“联”的功能,重点落实街道体制改革各项要求,推动街道“大工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促进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融合。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充分发挥“兜”的功能,重点加强社区“大党委”建设,督促协调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做好“双报到”工作,深入推进网格化党建,按照“一居一品”要求,积极打造符合基层实际的党建工作品牌。

落实联动 让责任紧起来

坚持高位推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重大事项亲力亲为,关键难点靠前指挥,先后20多次深入街道社区等走访调研,围绕街道体制改革、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等,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市委常委每人确定1个街道、1个机关、1个非公企业或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为联系点,每季度至少深入联系点1次,剖麻雀、听意见、解难题。

淮北市相山区曲阳街道滨河社区居民在议事长廊开展活动。

坚持书记领抓。淮北市推行各级书记领办“城市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工作法,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市、区、街道三级党组织书记每年领办城市基层党建创新项目60个以上。

坚持协同共治。淮北市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党建责任目标考核重要指标,逐级建立完善定期调度、专题约谈等责任压力传导机制,各级党组织书记采取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定期督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城市基层落地生根。

合肥市瑶海区

唱好“联字诀” 下好“一盘棋”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牢牢把握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的本质特征,健全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唱好“联字诀”,汇聚各级党组织力量,有效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增强动力,种好责任田

瑶海区着力构建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推动各级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知责履责。

区委履行第一责任,区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召开书记专题会、调度推进会、明查暗访等形式,增强各级党组织书记主责主业意识,区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和党代会报告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街镇开发区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党(工)委书记定期就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向区委述职;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负责推进区域内各领域、各行业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组织开展“行走瑶海、服务基层”“奉献瑶海、服务群众”等主题活动,切实发挥兜底管理作用。

合肥市瑶海区召开“奉献瑶海、服务群众”主题季活动项目认领对接会。

瑶海区将各级党组织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情况纳入区委巡察范畴,对履责不到位、工作出现问题的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问题严重的进行组织调整或处理,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激发活力,筑牢主阵地

瑶海区不断完善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区级层面,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13个街道和32个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组建由3名区委常委牵头负责的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基层保障专题工作组,聚焦城市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度推进。

街道社区层面,全面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同步建立区、街领导班子成员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28名区级党员领导和90名街道级党员领导分别担任下一级党建联席会议的总召集人,统筹整合资源配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牵头抓好任务落实。同时,500余名区直部门、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常任议事委员,共议共推区域化党建,共商共促区域基层治理。

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红旗社区召开“板凳会议”,共同解决社区矛盾。

小区网格层面,建立小区或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及党建联盟等,探索搭建板凳会议、老工匠议事厅等平台,吸引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参与协商议事,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具体问题。

凝聚合力,念好紧箍咒

瑶海区健全调度通报、动态管理、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的三级联动制度体系,促进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常态化。

坚持每周督办和双月调度。将城市基层党建纳入每周督办的10项重点工作,各街镇开发区和区直牵头部门党(工)委书面汇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区委主要领导进行批办,区委督查考核办负责督办。每两个月,采取现场观摩、互相评议、领导点评、民主测评、总结交流等方式进行调度,破解基层各领域党建工作不平衡及“抓点不抓面”“抓一阵松一阵”等问题。

坚持半年调研评估和通报反馈制度。每年6月和12月,区委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围绕履行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等重点工作,采取随机选点、查问结合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各党委(党工委)及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调研,并及时反馈调研结果。

坚持书记抓基层党建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评议结果纳入街镇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年度综合考核,评议结果不是优秀等次的,年度综合考核不得评优。

宿州市埇桥区

层层压实明责履职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逐级厘清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中的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责任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区委履行第一责任

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

埇桥区建立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每季度召开一次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每半年研究一次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埇桥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重点任务推进表》《2020年全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重点任务“四清单”》等区级文件,明确思路目标和推进措施。

该区推动街道增强统筹协调能力,研究制定街道体制改革方案,优化街道内设机构设置,建立统一的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取消招商引资和协税护税职能,赋予街道党工委“五项权力”;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明确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按照人随事转、权随责转、费随事转原则做好下沉社区事项审批,推动社区集中精力抓好治理工作。

街道履行直接责任

发挥联接轴心作用

埇桥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全区68家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配备59名街道“大工委”和234名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健全区域会商机制,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划定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四类议事工作范围,组织兼职委员共谋举措;建立兼职委员履职清单,并将履职情况作为年度和任期述职评议的重要依据;普遍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吸收辖区内服务职能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吸收社区党组织成员参加,并强化对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的具体指导。全区共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77个,成员单位共515家。

社区履行具体责任

发挥融合枢纽作用

埇桥区推动阵地共建共用,加大与驻区单位党建、教育、文化、体育等场所阵地、活动设施的相互开放和统筹使用力度,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安徽省宿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在职党员到埇桥区农科路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活动。

该区推动活动共联共办,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牵头组建由街居干部、社区志愿者、驻区单位党团员等组成的志愿服务小队,定期开展文明劝导、环境保护、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

全区推动信息共通共享,打破条块党建资源信息“孤岛”,派驻社区“大党委”专职副书记担任辖区物业公司党建工作指导员,组织卫生、城建等部门兼职委员定期到社区“坐诊解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提请社区“大党委”会议协商解决。

■记者:杜英姿 郭文治 孟 航 郑新钰 马 源 冯雅君综合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