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國軍一共有49個軍,182個步兵師,46個獨立旅,9個騎兵師,6個騎兵旅,另有部分獨立部隊。隨着戰爭的進行,部隊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到1938年初,作戰軍已經擴編到了84個;1942年,作戰軍擴充到了111個;1945年初,作戰軍則有115個。

在這麼多的軍中,很多部隊是籍籍無名的,甚至於編成後有的軍都沒怎麼與日軍交戰過,如胡宗南集團的部分部隊。而在抗日戰爭中,打出不俗戰績的就更少了,所以現在講述國軍抗戰,能被較多提到的番號軍是比較有限的,而在這有限的10多個軍中,最著名的是74軍。

談到74軍,很多人必然提到張靈甫,但筆者想說的是,74軍成軍於全面抗戰之初,彼時張靈甫僅爲一個團長。而在74軍打滿抗日戰爭全場的歷程中,王耀武纔是該軍的核心人物。

甚至直到抗戰後期,王耀武已經升任集團軍司令和方面軍司令,但74軍依然是他所實際掌握和指揮的,而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從未全面指揮過74軍,甚至在74軍體系中地位和戰績還要低於李天霞。

所以稱張靈甫爲74軍內的一員戰將可以,但要提到該軍的抗日戰績,將其提到王耀武前面是不合適的。能代表74軍抗戰的,排第一位的必須是王耀武。

爲什麼要強調這個問題呢?

第一,這是尊重歷史事實,不應當以偏概全,能客觀敘述那段歷史纔是對抗日將士們最好的尊重;

第二,談及張靈甫,總是會有人聯想到74軍的美械武器,然而該軍的武器在不同的抗日階段是不一樣的,而這篇文章重點談的是該軍的武器發展,我們就不得不從源頭談起。

抗戰全面爆發前,是沒有74軍這個番號的,但該軍所轄的步兵師則已經有了。

其中51師的前身是1933年長城抗戰後從保定編練處編成的第1補充旅,該部原轄3個團,後來擴編爲51師後補入了1個陝西保安團,就此擴編爲2旅4團制師,王耀武爲首任師長。

而58師最初爲雜牌軍的番號,俞濟時接手後,將該部縮編爲1個團,另外補入了自己所帶的3個浙江保安團,也編爲了2旅4團制師。

這兩個師的軍官幾乎全部是黃埔生,士兵絕大部分爲新招募的兵員,故而屬於是實打實的中央軍。但由於成立較晚,且部隊源流沒有根基,其地位比不上老資格的中央軍。

因此在國軍全面抗戰前的整軍計劃中,這兩個師都不在前20個調整師之列,反倒是後來編入74軍的57師因爲國軍需要平衡雜牌軍,故而被列入了第二批10個調整師之列。

而前兩批的20個調整師,也就是民間所稱的“德械師”,能相對更優先地補充新式武器。

所以,無論王耀武的51師,還是俞濟時的58師,在當時都沒有第一流的武器。但因爲俞濟時地位特殊,而51師又是中央軍新銳,因此在軍械補充上還是不算差的,其武器水平介於一般中央軍和精銳中央軍之間,以國械武器爲主。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2師先後開赴參戰,並在戰地被編爲了74軍,由俞濟時擔任軍長。

淞滬會戰中,絕大部分中國軍隊都是死守,但74軍部隊卻敢於主動出擊,而且屢有斬獲。以至於友軍羨慕地稱“王耀武師在施相公廟與敵作戰,每日夜襲都可得十支八支步槍,或打死俘虜個把敵人”。俞濟時直接指揮的58師則還繳獲過一卡車軍刀、迫擊炮、彈藥。

當然,兩師在淞滬戰場的損失也不小,傷亡了4707人,約佔全軍實力數的將近四分之一。該軍隨後擔任南京守備任務時,全軍還有17000餘人。

南京保衛戰中,74軍遭受重創,要不是俞濟時通過關係找來一隻小火輪,那麼該軍幾乎全軍都要折在南京。按照王耀武的說法,74軍全軍撤出來大約5000人,而俞濟時在1937年12月21日的電報中稱,51師收容1627人、58師收容1142人,王耀武所說應當是包含了之後陸續歸隊的官兵。

在南京保衛戰後,74軍51師留有一份戰鬥報告,我們得以瞭解該部當時的武器配置。

據51師戰報,該師在南京保衛戰中傷亡7855人,武器裝備幾乎全部丟失,其損失的武器有:

槍械火炮類:漢陽造步槍2381支、中正式步槍1019支、捷克式輕機槍56挺、勃朗寧輕機槍59挺、國造三十節式重機槍80挺、20響駁殼槍108支、10響駁殼槍185支、左輪手槍90支、信號槍38支、82毫米迫擊炮22門。

刺刀軍械類:漢陽造刺刀2859把、中正式刺刀924把、鋼盔3050頂、防毒面具960具。

消耗遺失彈藥:步機槍彈126萬7942發、手槍彈16395發、迫擊炮彈323發、手榴彈8614發。

從資料中列舉的數據來看,51師的裝備還是可以的,基本上該有的武器都有,而且彈藥也不缺乏,甚至還是一支鋼盔部隊。

不過到1938年初該軍整補之時,由於全國軍隊損失巨大,儘管對74軍照顧有加,但是補齊的武器裝備卻遠不如戰前了,當然能補齊裝備已經不容易了——當時巨大部分部隊,尤其是地方軍,連裝備都補不齊。

到1938年萬家嶺戰役時,74軍的武器裝備連精良都難以稱得上。據時任該軍51師師部少校參謀的葉方華回憶:

那時51師的武器是較差的,除有少數鞏縣造的中正式步槍外,絕大部分是漢陽兵工廠造又笨又重的雙筒步槍。輕重機槍也很少,每團(應爲營)僅二三挺重機槍和迫擊炮一排。師屬炮兵連有很老的克虜伯山炮3門。

葉方華先前在58師任職,是萬家嶺之戰前纔到51師的,而萬家嶺之戰前,51師在岷山作戰遭到了很大損失,武器裝備並不齊整。

而萬家嶺之戰中,74軍全軍損失過半,戰後遂進行整補。

蔣介石對74軍是比較注意的,當時國內開始自蘇聯引進軍火,陸戰武器包括火炮、坦克、輕重機槍和大量子彈。

其中以蘇械坦克裝備爲基礎,成立了陸軍第200師,隨後著名的第5軍就是以該師爲基礎的;而74軍也編入了57師,並且所屬3個師換裝蘇械輕重機槍,其他武器則爲國造。

1939年到1941年,74軍的核心武器就是這個搭配,少量炮兵爲老式75毫米山炮,少量戰防炮爲蘇械,輕重機槍部分爲蘇械,部分爲國造,迫擊炮和步槍基本爲國造。

至於鋼盔的話,國內兵工廠是不造鋼盔的,外購的武器中也沒有這個項目。故而之前裝備的鋼盔大部損耗後,便不再有補充,因此74軍實際上自1937年南京之戰後,裝備的鋼盔就很少了。

1941年,國軍決定抽調4支作戰軍加強爲攻擊軍,74軍即在此列。

所謂攻擊軍是加強了炮兵、輜重、運輸、通訊後的部隊,其實重點在於強化了軍直屬部隊,尤其是真正地擴編出了一個軍屬炮兵團,這個意義很大。

關於74軍軍屬炮兵團的武器型號和數量,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有4門蘇式115毫米榴彈炮、8門蘇式76毫米野炮和4門37毫米戰防炮。還有說法是1營、3營裝備的是蘇式76毫米野炮,2營裝備的是法式火炮,裝備數量方面,有說一個營裝備12門的,還有說只有6門或8門的。

不管怎麼樣,至少74軍是實實在在得到了一個炮兵團的,這對於其增強與日軍對戰時的實力有很大幫助。

1942年,中國開始得到美械軍火。不過運到國內的美式武器主要是裝備中國遠征軍的,國內部隊拿到的份額極少。

如截止1944年9月爲主,國內部隊除遠征軍外得到的美式軍火共計有:衝鋒槍1706支、機槍351挺、戰防炮28門、火箭筒506具、迫擊炮30門、戰防槍618支、山炮98門、步槍1000支。

上述這些武器只能裝備少量部隊,如74軍最早接觸美式武器是在1943年,但到1944年底該軍也沒有接裝多少,仍然是以國械武器和蘇械武器爲主。

直到1945年初,隨着滇緬公路的徹底打通,大批美式武器運抵,再加上74軍被確立爲三十四年式甲種軍編制,該部纔開始批量換裝美式武器。

按照這種編制,74軍軍直屬一個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營,師直屬一個75毫米山炮營,團則有迫擊炮連和戰防炮連,營有重機槍連和火箭筒,步兵連除了輕機槍外,還裝備有60毫米迫擊炮,全軍整套編制下來有3.8萬人,火力更是超過了之前N倍。

不過74軍尚未完成換裝,湘西會戰就爆發了,在這次會戰中74軍只是部分換裝了美式武器,但美式衝鋒槍和噴火器的裝備就已經讓日軍喫了大苦頭。

湘西會戰得勝後,74軍繼續休整換裝,直到抗日戰爭勝利。

所以說,74軍在抗戰中的武器裝備在不同階段是不一樣的,所謂的美式武器直到抗戰最後一年纔開始列裝併發揮作用,這一點希望大家知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