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朱德在延安写了一篇短篇回忆散文:

---《回忆我母亲》。

在回散文的最后,朱德写下了“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八个大字。

1886年,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贫穷的家庭中。

在朱德的记忆里,朱家最有钱的时候,也只有六亩地。

到了爷爷朱邦俊这一辈,几家兄弟分下来,土地实在是少可怜。他的爷爷朱邦俊干脆将土地和茅草屋典当,换了300吊钱。

爷爷希望离开这个贫穷的地方,准备另寻出路。

生活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新的美好生活还没有到来,朱家人的贫穷生活反而陷入了死循环。

爷爷带领家人搬到了离大湾村三公里外的地方。

这里的生活更加更穷,一家人实在没有办法生活,最终选择租借地主丁邱川16亩地,完完全全变成了地主家的打工仔。

他们的生活,在落寞时代里,只是最普普通通的一个例子。

无数的百姓在那段沉浮岁月里,不知道如何改变命运,又如何真正的脱离贫穷的噩梦。

对于朱家人而言,贫穷如同梦魇一样,已经伴随了朱家三代人。

朱德出生之后,这家人灵光一想,拼了命的也要花钱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图 | 朱德年少时期

他们不指望自家孩子能够成大多气候,只希望别像自己一样受人欺负。

那个年代的贫寒父母,能够做出让孩子上学的举动,着实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

因为,实在太穷。

一年的收入除去交给地主家的租子,剩下的仅够日常开销,想要吃饱更是如同做梦一般。

孩子上学,就意味着挨饿。

1892年,朱德还是被父母送入远房堂叔朱世秦药铺垭私塾里上学。

图 | 药铺垭私塾

每天,朱德要走两公里的山路。

早上的时候,他在山路上奔跑。

中午的时候,他还在山路上奔跑。

晚上的时候,他仍旧在山路上奔跑。

朱世秦只是个普通的乡村医生,最多能教朱德认识几个字。

朱德在这里学习一年多后,又被父母送入地主家丁邱川的私塾读书。

这家私塾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朱德在这里不仅受欺负,自尊心也常常受到伤害。

私塾里的小孩子看着穿的破破烂烂的朱德,总是忍不住嘲笑他。

因为他的姓氏,大家经常取笑他为“猪”。

对于这件事情,他没有一丝的办法。

回到家里时,朱德也没有和母亲提及在学校的事情,他只是发誓努力读书,背靠在母亲钟氏的身边。

图 | 朱德母亲钟氏

钟氏在油灯下纺线,朱德则心里面默默的背诵课堂上的知识。

他有时候会坐在自家的青石板上发呆。

老实善良的母亲看到他发呆,并不会想到这个孩子有哪些心事。

1895年的除夕夜到来,朱德一家人正准备高兴的过节。

地主丁邱川跑到他们家,告知他们来年加租。

这个消息来得毫无征兆,一家人苦苦哀求无果,只能准备搬迁。

大年初一,朱德的爷爷、大伯一大早就跑到其他地主家,看看有没有价格合适的土地耕种。

谁知道,这群地主和商量好一样,价钱都不尽相同。

总而言之,你爱租不租,反正就这个价钱。

可对于这年穷苦庄稼人而言,没有土地耕种,饿死是早晚的事情。

那时候,这家人的梦想只是为了生存。

所谓的生活,对这家人而言还很遥远。

爷爷、大伯晚上回家后,决定第二天分家居住。

父亲带领一家人迁往陈家湾生活,而朱德则跟随大伯、三叔、四叔回到了以前的老家大湾

九岁的朱德看着地主家的身影,再看看至亲和伯父的身影,年少的他没有觉得生活有多辛苦。

他只感受到,至亲离别的场景,仿佛一团熊熊烈火灼烧他的内心。

回到大湾后,大伯又将朱德送到了附近的席家砭私塾读书。

图 | 席家砭私塾

因为生存艰难,朱德在私塾上学时,饿着肚子属于常事。

一天,一群落荒的灾民突然冲入这家私塾,想要抢夺粮食。私塾席聘三本来就没什么钱,还是拿出了家里不多的米粮交给了灾民。

灾民临走前,年幼的朱德劝说这群人,拿了东西赶紧走,不然清军可能追杀他们。

没过多久,官府带兵拿人,灾民和清军两败俱伤。

这一切,朱德看在了眼里。

可当无数的地主老爷们裹挟着土地资本将民间百姓逼到死亡边缘时,人们能够想到是只有反抗。

2000年前,执掌六国相印的苏秦感慨道: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这世上,当资本的魔爪尝试不断极限挤压民众生存空间时,暴风骤雨的到来只是迟早的事情。

朱德在大伯家生活了整整10年的时间。

1905年,学有所成的朱德尝试参加科举考试。

图 | 20岁的朱德(哈~还是清朝读书人的装扮)

那一年,清朝还未灭亡,读书仍旧是寒门子弟翻身逆袭的最佳途径。

可命运这双大手不仅喜欢和他爷爷开玩笑,还喜欢拿朱德的人生开一个更大的玩笑。

一招翻云覆雨手,差点毁掉了朱德的一生。

他的父母、养父母耗尽半生心血培养出了唯一一位朱家知识分子,受到了雷霆之击。

朱德顺利过县试、府试后,却没能度过王朝兴衰带给他的命运劫难。

这一年,清王朝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各地开始兴办新式教育。

至于这些苦读多年的寒门学子,你们自己看着办!

大伯、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终于绝望,你还是乖乖回来种地,读书这条路咱们贫寒人家走不通。

朱德没有办法,只能让自己的老师席聘三劝说自己大伯,继续让自己上学。

朱德怀揣着梦想又走入了学堂。

当时清王朝鼓吹的新式教育、新式学堂在小地方压根无法推行。

地方派的老顽固压根就不允许这种新式教育的出现。

朱德顺利进入顺庆府高等小学堂后,他所听到的仍旧满是“之所者也”的新式教育。

学校里的孩子们对此大为不满,大多数选择离开这里,重新报考了顺庆府的一所中级学堂。

----顺庆府官立中学堂。

图 | 顺庆府官立中学堂

这所学校才是真正改变朱德的新式学堂。

学校里清一色的留学海归授课,其课程更是极大地激发了朱德的兴趣。

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修身、法律、动物、植物、图画、体育等。

只要是我们现在能够听到的课程,这所学校都教授。

校长张澜对这所新建学校也是充满激情,没事的时候,他就溜到男生宿舍查看这群孩子。

他看到朱德单薄的被褥,还安排学校教习老师刘寿川多和朱德交流,了解一下朱德的家庭状况。

朱德对于老师刘寿川的关心十分感动。

这位老师除了日常和他交流,还经常送他一些先进革命思潮的书籍。

1907年,朱德毕业后,又进入成都通省师范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

那时候,朱德的梦想是当一名体育老师。

这一次的学习,为朱德以后在陆军学校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里的课堂上,朱德不仅身体素质大大提高,还学会了大量器械、军事方面的知识。

毕业之后,恩师刘寿川推荐他顺利进入了仪陇县立高等学校,做了一名体育老师。

这所学校的校址建立在官办的金栗书院里,里面的教员大多是一些地主家的年轻孩子。

朱德到来之后,这些人极力排斥朱德,同时宣扬朱德学业不成,想要回到老家误人子弟。

不仅如此,朱德的家人也极力反对朱德。

体育?

这玩意儿在大家的认知里,还用学?

我们老朱家花费了多少年的心血,然后你回来叫大家伸胳膊迈腿?

父亲臭骂朱德,哪一个农家子弟不能干这个?

新年年初,朱德选择放弃执教,步行两个多月来到了当时云南省城昆明。

临走之前,朱德写下诗句:

“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这是他真正踏入军旅生涯的起点。

这一年的朱德还不太懂得梦想是什么,他只知道他苦尽年少的努力,最终迎来了家人的谩骂。

他没想着救国救民,他只想着更好的生活。

可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他仍旧无力改变朱家的一切,甚至在父母的指责面前,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说服家人,说服自己。

朱德最终决定从军报国,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

他和恩师刘寿川商量,刘寿川力挺朱德。

他知道朱德家庭困难,特意拿出一些钱交给朱德。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他思想发生变革的真正开始。

因为此前在体育学堂的学习,进入讲武堂的朱德进步神速,很快冒尖。

图 | 云南陆军讲武堂

军旅生活中,朱德性格中的猛烈、韧性被瞬间激发出来。

武昌起义爆发,朱德被蔡锷临时提拔为连长,他带领军队直接打穿总督衙门,活捉云南总督李经羲

云南光复后,蔡锷引兵援助四川独立,正式将朱德提拔为连长。

1912年,朱德被任命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事教官,同时升任营长。

1916年,袁世凯登上帝位。

护国战争爆发,蔡锷又提拔朱德为团长。

当时的蔡锷继续朱德这位猛将作为前锋,冲击北洋军。

那一年,云南总督蔡锷给他写了一封密信:

拥护共和,吾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成败利钝,与同休戚。万苦千辛,舍命不渝。凡我同人,坚持定力。有渝此盟,神明必殛。

图 | 护国战争时的朱德(第二排右一)

两军恶战一个多月,北洋军全军溃退,朱德在棉花坡立下赫赫战功,成功升任旅长。

人生开花,此时的朱德整整三十岁。

不过,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病逝。

而奉命驻守泸州的朱德也开始忧心忡忡,因为此时云南、四川两地发生内斗,滇军总司令唐继尧引兵冲入四川,开始和四川督军熊克武抢夺地盘。

朱德开始憎恨云南、四川两地的军阀,为何他们拥兵不能捍卫百姓安全,又为何不能安心发展民生?

所谓的革命难道是为了抢夺地盘、挟兵自重?

他迫切的想要寻找一个答案。

他的疑惑还没有解开,熊克武打着保境自守的口号,直接打趴了前来抢地盘的唐继尧。

唐继尧带领滇军进攻川军失败,军官联名逼迫唐继尧下野。

联合签字名单上,朱德这位悍将的名字赫然在列。

图 | 朱德

1922年,唐继尧又突然冲入云南,重新掌握滇军,发电通缉朱德。

朱德选择逃往重庆,重庆的第二军军长杨森热情款待,希望朱德能够留下来。

为了留下朱德,他抛出了最大的砝码。

---师长军衔。

朱德最终还是选择拒绝。

军旅生活结束,朱德开始真正寻找救国救命的方法。

朱德给自己的恩师刘寿川写信,告诉他自己准备前往德国留学,希望探索救国真理,临走之前希望能够见老师一面。

恩师刘寿川收到朱德的来信,马上乘船赶到上海,送走了朱德。

1922年,九月。

朱德和好友孙炳文乘船离开国内,前往德国柏林。

在这里,他遇到了年仅24岁的周恩来。

彼时的他,已经36岁。

图 | 在德国留学时的朱德

年少赤诚求学,归国之后的朱德,再有坚定理想的同时,也陷入更大的时代洪流中。

南昌起义、五次围剿、奔袭长征。

朱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梦少年。

图 | 朱德

在那个时代里,追梦的人很多。

而有些人,大多配不上追梦少年这个称谓。

在延安的岁月里,朱德仍旧不忘给自己的恩师刘寿川写信,信里面还会放一张自己穿上军装的照片。

图 | 朱德

除却老师的恩情,他的心里时时惦念着母亲。

因为长久未和家人联系,只能联系前妻帮忙照顾母亲。

玉珍:九月十二日的信于九月廿七号在前线作战区收到,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目。家中支持多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我的母亲仍在南溪或回川北去了,川北的母亲现在还在否,川北家中情况如何?望调查告知...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家庭累事均由你处置,我从不过问。手此致复。并问亲友均好。朱德九月廿七

玉珍:十年来的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旱灾、兵灾,实不成样子。我早已看到封建社会之破产,这是当然的结果。尚书死去,云生转姓,后事已完,我再不念及。惟两老母均八十,尚在饿饭中,实不忍闻。望你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接济两母千元以内,至少四百元以上的款,以终余年,望千万办到。...我虽老已五十二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万望你们勿以护国军时代看我。望你独立自主,决不宜来前方,亦不应依赖我。专此布复。并望独立。朱德 十一月六号

这两封信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参加革命以来,朱德最为担心的便是家人。

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朱德家人更是举步维艰,可朱德面对这些毫无办法,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前妻的身上。

1937年,在延安的朱德再一次知道母亲生活困难的事情。

朱德面对这封信,他却毫无办法。

因为他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财。

他又给泸州好友戴与龄写信,希望借200元,援助一下他母亲的生活。

与龄老弟:...我家中近况颇为廖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想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来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此候 近安 朱德十一月二十九日于晋洪洞战地

戴与龄收到信后,立马给他的两个母亲寄去两百元。

1944年,朱德生母钟氏去世。

钟氏此前一直念叨,自己此生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再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朱德。

消息传到延安,朱德悲痛万分,夜晚时分,他总会想起以前靠在母亲身边的那段岁月。

延安为此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大会上,毛泽东为此写下挽联: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对于自己曾经的恩师,朱德更是分外照顾。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派人将恩师刘寿川接到了北京。

他带着恩师参观了新修的水库。

刘寿川晚年时,恩师体弱多病,他又让恩师儿子刘长征回到成都工作,就近照顾自己的父亲。

刘长征临行前,朱德三番两次叮嘱他,一定要好好照顾老人,不可怠慢。

刘寿川从自己儿子口中听到这番话时,异常感动。

他流泪感慨道:

“无情未必真豪杰,伟人亦有赤子心。”

1962年,夏日。

刘寿川病重,朱德听闻这个消息,赶紧打电话慰问。

图 | 朱德

七月,恩师永诀人世。

朱德派人送了花圈,亲笔题写墓碑文。

---“刘寿川先生之墓”。

年少凄苦,中年丧亲。

战争岁月里,这群革命先辈无一例外舍小家成大家。

100年前,一群年轻人发出世纪呐喊,他们高呼民族独立、人民自由。

50年后,曾经的这群年轻人大多两鬓皆白,他们站在城楼上,举目四望。

时代划破长空,城楼上的一位中年人挥舞拳头,声嘶力竭喊出了他们最初的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时代。

那个时代的黎民百姓如枯黄的落叶,他们的飘零甚至没有落脚的机会,凌厉的空气就足以抹杀他们的人生。

终于,曾经残破的山河,在他们的手上得到愈合。

一代人的使命也终于完成。

曾经先辈们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最好的一个时代,也留下了一个最自由的时代。

我们不需要在战争的压榨下,活成最卑微的那代人。

抬头望去,一面鲜艳的旗帜高昂,我们所有人都明白:

它是中国之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