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将军在出征前训话!

将军在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台下士兵听得热血沸腾,齐齐执兵山呼!然而,这样的情景,在真实场景中基本上不会出现。

古代将军出征前有没有训话?当然有,但并不像电视剧里面那样对着几万人训话。因为这既无必要,也做不到。

规模以上的部队是如何通讯的

一万人,一百人为一队,共排100队!考虑到古代携带冷兵器,前后的距离可能还要远一点,想一想,这个方阵有多大?

如果有现场看过足球比赛的经历,一万人团团坐在场中,那个面积有多大?如果没有扩音器,一个人讲话大家能听见吗?当然听不见。

嗓门再大,对于一万人而言,跟蚊子哼哼没啥区别。更不用说对着几万人喊了。最多就是前面几排能听得见,后面的根本就是蒙的。

古代军阵的传递讯息军令,一般都是通过锣鼓号角旗帜等,会有专门负责观察旗语锣鼓的士兵。

喊话基本没有的!就算有那么大的嗓门,也没有解决同步的问题,队伍一定会乱成一锅粥。

古代一次性集结几万人异常困难

队伍的集结,是士兵入伍第一课,迅速站成队列,是成为军人的第一步。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直到一个营,集结起来速度是相当快的。但是,在团级建制以上,集结起来就相当费事了。更不用说一个师了。

古代行进,一靠步行,二靠马,几万人要集结在一起,要多长时间?这个不是说你军令严整就可以做到的。

当部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必须按照建制,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距离”,这既是作战的需要,也是出于指挥的要求。

几万人聚集在一起,对于指挥来讲是灾难性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

古代如何训话的

首先,不是每支部队都有资格来听训话的,一般一支部队挑出百把人去参加就不得了了。

其次,古代军队中,并不是每支部队都能够一视同仁得到同样的给养和装备的。参加训话的,往往是一支部队主将的亲兵,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精神良好、衣甲鲜明,军容严整,能够体现出部队的战斗力,也能给主将挣面子。

最后,参加训话的,大部分都是各个部队的主官,比照现在,最多就是到营连级,一般小兵,老老实实呆在军营中,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样,主将对着百把人训话,是不是要轻松多了?

所以,古代训话,并不是电视剧上那样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既无可能又无必要,当然也就不需要大嗓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