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談起宋太宗趙光義,往往都在懷疑其奪取皇位的手段不正當,認爲他這個皇位是搶來的。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享年五十歲。值得一提的是,趙匡胤死得頗爲蹊蹺。

趙匡胤在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曾召弟弟趙光義進宮囑咐後事。左右侍從宮女雖然被屏退,但透過燭影以及屋中聲響,大致能判斷席間兄弟二人還一度發生過爭吵,引得柱斧戳地。這便是燭影斧聲的故事。

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戳地

第二天早上,趙匡胤便再也沒有起來。而後,趙光義便接過了黃袍,成爲了宋朝的新一任皇帝。要知道,當時趙匡胤是有兒子的。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其中長子和三子早夭,而次子趙德昭與四子趙德芳卻是活得好好的。而且趙德昭當時已是25歲了,趙德芳也有17歲了,所以並不存在什麼主少國疑的問題。

因此,關於趙匡胤的離世,趙光義有着很大嫌疑。當然,就算沒有燭影斧聲這一回事,也無法掩蓋趙光義從侄兒手中搶奪皇位的事實。

不過話說回來,歷史上地位不正的皇帝並不在少數,就連趙匡胤這個皇位,都是從柴家孤兒寡母手中搶來的,一樣的不光彩。但是,相比之下,趙匡胤的歷史評價,要遠高於趙光義。原因很簡單,趙匡胤是一位有作爲的明君,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開創宋朝的百年基業。而趙光義則是一個敗家子,將哥哥辛苦打下的基業,帶上了歧途。

趙光義是一個在哥哥庇佑下長大的孩子,猶如溫室中的花朵,缺乏磨練,盲目自大。

趙光義比哥哥趙匡胤小了十二歲,當他還是一個稚嫩孩童時,哥哥已是後漢樞密使郭威帳下的一員驍將,跟隨郭威一起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公元954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世宗柴榮繼位,封趙匡胤爲殿前都虞候,執掌禁軍,成爲一方巨擘。

靠着哥哥的威望名氣,趙光義也開始嶄露頭角,最終娶到了符彥卿的女兒,跟周世宗柴榮當了連襟。當然,跟着沾光的還有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官至檢校司徒,與兒子趙匡胤一起執掌禁軍。

當然,趙匡胤對自己這個弟弟也是真的寵信,幾乎都是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繼位之初,趙光義便被封爲殿前都虞候,掌控禁軍。稱帝之後的第二年,就任命趙光義爲“開封府尹”,這在五代十國時期,基本是隻有儲君才能坐的位置。不久之後,又加封趙光義爲晉王,位列宰相之上。

換句話講,在當時的大宋朝堂,趙光義的地位權力,只在趙匡胤一人之下。正是因爲趙光義的權力太大,才能做到在趙匡胤死後,一手遮天,幾乎沒遇到什麼阻力,就座上了皇位。

然而,從趙光義登基稱帝之前的生涯經歷來看,他幾乎沒有多少實踐經驗。他的一切都是哥哥趙匡胤給的,而不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換句話講,趙光義的輝煌履歷,與能力無關。然而,趙光義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爲有着哥哥趙匡胤鋪路,趙光義的前半生過於順風順水。甚至在趙光義登基之後,哥哥還留給他了一個強大的宋朝。憑藉着強大的國力優勢,趙光義先是讓吳越錢氏納土歸降,後又北上平定北漢,基本完成了宋朝的統一大業。

這樣的成就,無疑是讓趙光義更加自信,尤其是攻滅北漢,那可是曾經柴榮和趙匡胤都沒能達到的成就。於是,趙光義飄了,他不顧羣臣反對,想要一鼓作氣北伐契丹。其實關於趙光義這樣做也可以理解,畢竟他這個皇位來得就有些不正,需要靠不世之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契丹不比北漢,趙光義的大軍在燕京外的高粱河畔慘敗,趙光義也中箭受傷,只能狼狽退軍。

然而,有着攻滅北漢的功勞在前面擋着,趙光義並沒將這次戰敗放在眼裏,他依然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有着強烈自信。於是在七年之後,以“契丹母寡子幼,羣情不符”爲由,發動針對契丹的雍熙北伐,結果再次慘敗,老將軍楊業便是在此戰中被俘,絕食三日而死,由此演變出了楊家將的故事。

宋軍之所以慘敗,趙光義是需要負主要責任的,因爲這場戰役乃是他在指揮。有趣的是,趙光義吸取了上次親征受傷的教訓,並沒有親自參與北伐,而是在開封遙控指揮。那麼這裏肯定會有人問,開封與幽燕相隔千里,古代有沒有電話,趙光義如何指揮?

這就不得不提到趙光義的軍事生涯代表作了——陣圖!

所謂陣圖,其實就是古代排兵佈陣的一個說明書,古代一些武將在作戰時,往往會用“圖”來向下屬傳達自己的作戰意圖。早在軍隊出征前,趙光義就向各路大軍的主將,預授了陣圖,要求他們按照自己的規劃來行軍打仗。並且在軍隊中派出監軍,監督武將們是否按照陣圖行軍。

但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人是活的,陣圖卻是死的,行軍打仗不能完全依靠陣圖。否則就會束手束腳,無法隨機應變。正是因爲趙光義的這一通操作,導致潘美、楊業、田重等一堆有着赫赫戰功,能力出衆的名將,在雍熙北伐全都成了庸人,指揮水平大降,最終導致了北伐的慘敗。

更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北伐失敗,趙光義絲毫沒有覺得是自己的原因,他只覺得是武將無能。所以,依舊推行他的陣圖策略,甚至還弄出了14萬人規模的“平戎萬全陣圖”,並奉爲至寶。

此後的宋朝,大致沿用了趙光義按圖打仗的政策,以至於宋朝軍隊的戰鬥力難以發揮,在面對西夏、遼國等對手時,往往處在一個防守的被動局面,這也是宋朝積弱的源頭之一。

當然了,趙光義要求武將們按圖打仗,不止是因爲對自己的軍事能力盲目自信,他更多的是想要藉此來達到掌控軍隊,削弱武將權力的目的。表面上看,這符合哥哥哥趙匡胤所制定的國策。因爲唐末五代十國這段歷史中,動亂源頭就是因爲武將割據自立,想要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必要限制武將的權力。

然而,趙光義的做法,屬實有些矯枉過正了。當初趙匡胤雖然也有着杯酒釋兵權等一些限制武將權力的操作,但他是分得清楚輕重緩急的。比如對於自己身邊的禁軍,自然要將兵權掌控在自己和親信手中,否則日後恐怕又是一場陳橋兵變。

而對於藩鎮勢力,那是一定要嚴厲打擊,這是唐末藩鎮割據的教訓。但是對於戍邊的兵將,趙匡胤卻是表現出深厚的信任,並且給予極大的自主權力。因爲他是武將出身,深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道理,他需要保證戍邊軍隊的戰鬥力。

因此趙匡胤對前線將領充分信任,對具體的戰役讓其“自由發揮”,只是在宏觀戰略上把握方向。而趙光義上臺之後,且不說他沒有趙匡胤那樣出色的軍事能力,就算有,他也不應該到處指手畫腳。

宋朝本來是一個在軍事學和軍事裝備取得突破的時代,而且從經濟國力角度而言,宋朝應該大有作爲。結果卻因爲趙光義在軍事上無知,沒能有效將這些優勢轉化。宋朝百年積弱,由此而始,趙光義難辭其咎。

這樣的人,真配不上明君二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