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提醒:如與商家協商無果,可向商家所在地12315投訴

網友曬出所購鞋子預售價和“雙11”正日價格的差距

臺海網11月12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昨日“雙11”,大家忙着買買買的同時,不少市民卻發現,自己被“雙11”的價格優惠給“套路”了。同一款商品,預售價格居然比“雙11”當天貴,有的商品貴了幾元或幾十元,有市民通過預售購買的知名品牌運動鞋竟比“雙11”正日價格貴了近200元,說好的保價政策此時卻行不通了。此外,也有市民網友發現,昨日購買的商品價格反倒比平時貴。市場監管部門提醒,遇到此類消費糾紛,應第一時間與賣家溝通協商,如不能解決的,可向商家所在地12315投訴。

“雙11”預售的鞋竟比正日貴近200元

11日凌晨,市民王先生打開了某知名運動品牌旗艦店,想要看看是否有適合的商品可以搶購,卻逛出了“傷心事”。

“10月21日開始預售時,我就在這家店裏支付定金購買了一雙標價609元的鞋子,通過定金立減的優惠,在11月1日最後實付的總金額是529元。因爲提前購買,這雙鞋在月初已經到貨,我也已經開始穿了。”王先生說。

然而此時他發現,已經穿在腳上的新鞋價格變了。“‘雙11’正日的標價是697元,但是折後價格是337元,比我買的時候整整便宜了192元!”同是“雙11”,大部分商品也有保價政策,爲何這雙鞋子會有如此大的價格差距呢?王先生第一時間與客服溝通,客服表示,王先生購買的這雙鞋子是黑色款,已經斷貨,剩下的白色款也已號碼不全,因此做了價格調整。因爲鞋已經穿過了,客服稱不能進行退貨處理。

隨後,王先生翻閱該商品的評價,多位此前參與預售活動購買該款鞋子的網友在“雙11”當天進行了追加評價,反映的均是價格差問題。有一位網友在享受支付定金優惠的同時,還享受了跨店滿300元減40元的優惠,支付了489元,也比當天的價格貴了152元。

遭遇優惠“翻車”不少市民挺鬱悶

發現鞋子的價格優惠“翻車”之後,王先生又查看自己之前通過預售購買的其他訂單,發現這種價格差問題並不是個例。“我買了一個移動硬盤,預售價格也比昨天的價格貴了5元。還有一些小東西,價格都差了幾元錢。”他說。

市民劉小姐也在買鞋子時喫了虧:“我通過預售購買了一雙瑪麗珍皮鞋,價格是350元左右。到貨後穿上覺得很不錯,昨天推薦閨蜜買,沒想到價格只要280元了。”

更讓劉小姐鬱悶的是,她本準備購買的某品牌衛生巾提前打出了“雙11”前一小時第二件半價的宣傳口號,結果她要付款搶購時發現,商品鏈接被設置了購買數量權限,每人限購1件。“不少女生爲了搶購等到了凌晨,結果說好的優惠沒了,白熬夜了。雖然後來品牌方做出瞭解釋,也延長了優惠活動的時間,但是我對它已經沒有好感了。”

“昨天,我購買了一套洗衣液套裝,實付的價格是56元。付完後我看了評論才發現,之前有不少網友領券購買,一套只要46元。‘雙11’能不能少點套路?”市民蔡女士也吐槽道。

【部門提示】

可與商家協商或向12315投訴

日前,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了“雙11”購物小貼士,提醒市民在遇到售後問題時應及時保護自身權益不受損害。當大家在購買中發生糾紛,請第一時間與賣家或網絡平臺溝通協商解決。如不能解決的,應及時向商家所在地12315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另外,“雙11”餘溫尚在,“雙12”也不遠了。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市民,在購物節期間,應選擇正規網絡運營商和品牌,細看用戶評價。注意以假亂真、虛假宣傳、變相提價的陷阱,在選擇好產品後多收藏幾家店鋪,促銷時對比後理性下單,做到“貨比三家”。細問商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三包期及售後服務,瞭解購買產品商家的聯繫方式、資質等信息。

購物時應儘量使用較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並通過購物平臺上的即時通訊工具與賣家溝通。切勿隨意將銀行賬號、支付密碼、證件號碼等隱私信息告知他人,切不可在沒有第三方支付平臺擔保的情況下,直接將錢匯入他人賬戶。

同時,一定要保存好各種電子消費賬單、網上交易及相關溝通記錄,以便遇到糾紛時維權。

另外,“雙11”是網購高峯期,快遞派送時間會延遲,如確需網購,應和商家就貨物送達的大致時間進行商議,並對延遲派送有所準備,以免快遞“塞車”引發糾紛。(記者 李菁 王柏峯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