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集團便是曹操集團了,因此曹操在當時是很有可能奪得天下的。赤壁之戰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並且是三國中十分重要的一次戰役,曹操就是在這一場戰爭中失敗的,一統天下的失望也隨之破滅。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並不多,而赤壁之戰就是其中一個,也是一場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並且也是三國期間最有影響力的一場戰役。經過這場戰爭,顛沛流離半輩子的劉備有了立足之地,在長江赤壁上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大破曹操。如果沒有赤壁之戰,那麼劉備可能就得一輩子顛沛流離了。

北迴之後的曹操依舊很忙碌,但是在這時候的曹操再也沒有實力可以南下了,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他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真的超級可惜。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疑惑,就是:赤壁之戰發生的時候,爲什麼曹操集團的謀士沒有發聲呢?

我們先來先來看看曹操有哪些比較頂級的謀士,肯定是有四個人,分別是荀彧、荀攸、郭嘉和程昱。

其實這些謀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對於北方的情況十分熟悉,因此曹操就屢戰屢勝。而赤壁一戰發生的地方是現今的赤壁市西北,對於北方人來說,就不是那麼熟悉了,許許多多的情況就是和北方不一樣了。

進入赤壁市西北之後,很多人面對全新的環境的時候,一定是需要一些時間是適應的,不然謀士們對這地方不熟悉,那麼就會延誤戰機。赤壁之戰開始後,謀士們對於這裏還沒了解清楚,但曹操就發生了戰爭,這就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不管謀士有多厲害,只要是個陌生的環境,他們也就很難有所作爲。正是因爲知己知彼,曹操纔可以打敗袁紹,也正是因爲郭嘉來自袁紹,因此曹操才能夠做到統一北方。但是呢,面對孫權的時候,謀士對於孫權的瞭解就很少了。

由於對敵人和地理不瞭解,導致曹操謀士的誤判。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在平定過程中,曹操基本上都是以陸戰爲主的,謀士考慮之多於此,因此赤壁之戰就是個例外,面對浩浩蕩蕩的長江,曹操的水軍面對這種陌生的戰爭模式必定也是不適應的。

曹操有點操之過急,在謀士對戰爭不熟悉的情況之下就對戰,並且曹操集團缺少熟悉水戰的將領,也缺少擅長謀水戰之士,結果就導致了戰敗。此外,在曹操赤壁這一戰的目的是想要快速一統天下,這和當初的曹操就不一樣啦。

那個時候許多朝廷大臣評論曹操爲“名爲漢相。實爲漢賊。”曹操的不臣之心天下都知道,漢獻帝根本就是個傀儡,也已經名存實亡。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的謀士郭嘉就已經去世了,而荀彧的能力十分強大,但是問題是荀彧對曹操的看法已經改變。

荀彧當初會投靠曹操並不是因爲曹操,說白了,就是因爲他是漢獻帝的大臣。換句話說,

荀彧是漢獻帝的大臣,並不是曹操的謀士。曹操想要一統天下,就與荀彧的初衷發生了改變,因此赤壁之戰的時候,“王佐之才”荀彧本來就沒有前往赤壁輔佐曹操。

對於火攻計,曹操手下的謀士程昱看出了貓膩,不過曹操根本就聽不進去。曹操採納龐統的鐵索連環計之後,曹操的水軍如履平地,心中大喜。但是一旁的程昱突然警覺起來,如果東吳用火攻,曹軍難以迴避,不得不防。曹操聽完之後哈哈大笑。

曹操對程昱說你只看到了表面,但是卻忽略了關鍵。火攻需要藉助風勢,但是這個時候正是隆冬時節,只有西北風,東吳用火攻不是引火燒身嗎?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赤壁之戰中,風勢真的發生了改變,也許這就是天意,曹操是沒辦法改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