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郫都區氫能產業的發展,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穿行在郫都區交通要道上的氫能公交車越來越多,氫能公交線路也有所增加。據統計,目前郫都區有1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運營,共計15條示範運營線路,總運行里程達450萬公里。

要讓這1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喫飽”,自然離不開加氫站。位於西源大道旁的西南首座加氫站,每天最大加氫能力500公斤,可連續爲5至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加註。而這樣一座全集成加氫站正是成都現代工業港企業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星股份”)自主研發設計,填補了國產加氫站核心設備空白。

自主研發加氫站成套設備

填補核心設備國產化空白

金星股份是一家專業從事清潔能源裝備設計、製造業務的公司,系從天然氣淨化、加工到終端應用設備的EPC服務商,是四川省30家重裝製造業、重點支持企業之一。

走進位於成都現代工業港港通北三路的金星股份,滿牆的發明專利證書和榮譽證書,展示着這家企業的創新能力和雄厚實力。

談及企業發展氫能裝備,金星股份總裁助理甘新偉介紹說,2016年,在國內大多數企業對氫能產業認識模糊的時候,金星股份通過對氫能的前景和市場分析,確定了將氫能裝備作爲企業轉型的主攻方向。

“作爲一家天然氣淨化、加工到終端應用設備的生產商,金星股份發展氫能裝備有自身的技術優勢。但是,當時氫能裝備技術大多數掌握在國外,企業要想發展,就要做到領先。”甘新偉坦言,當時企業面臨的困難重重,企業內部也有人不看好這個項目。

爲了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金星股份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不斷派人與國外專家技術交流、學習,並充分發揮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優勢,自主設計製造加氫站成套設備中的核心設備氫壓機。氫壓機通過省科技廳成果鑑定,在此基礎上,金星股份又設計製造出加氫站所需要的所有動態設備,包括氫壓機、加氫機、順序控制盤、卸氣柱等。

“在氫能裝備這塊,我們已經取得專利21項。我們現在的核心部件已經遠超國外。”甘新偉自豪地說,比如氣閥是氫壓機的核心部件,國外企業一般承諾氣閥運行8000小時,而我們公司敢承諾12000小時。“包括隔膜,之前是受國外的限制,我們現在也實現自產,還進行了優化,性能遠遠高於國外。”

承建西南首座加氫示範站

日加氫車輛達120餘輛

通過近年來的發展,金星股份不僅能爲清潔能源裝備(含氫能裝備)設計、製造,還能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一體化服務,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同時滿足客戶建站和運營保障需求的供應商之一。

這幾天,來金星股份考察的領導、客戶絡繹不絕。送走了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領導,企業等又忙着接待中石油、中石化的考察客人。除了給大家介紹企業的發展歷程、氫能裝備設計和研發生產情況等,最重要的一個點位是西南首座加氫站。

這個位於西源大道旁的西南首座加氫站,每天最大加氫能力500公斤,可連續爲5至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加註。設備可全自動運行“無人值守”,在10公里外的金星股份生產基地內,遠程運維管理平臺精準遙控。

據瞭解,該加氫站建於2018年2月,由四川省經信委牽頭組織,四川省天然氣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金星股份承建,該站是四川省乃至中國西部地區首座加氫站,開始建站到投用未到60天,創造了國內加氫站建站投用時間的最快記錄。2019年12月,該站遷址西源大道旁,爲西南地區首座加氫加油合建站,爲全省提供了可複製的加氫站建設經驗。

“這個加氫站,每天最大加氫能力500公斤。現在有120餘輛左右加氫的車輛,設備每天不停運轉,工作達20小時左右。”甘新偉自豪地說,這個最繁忙的加氫站安全可靠的運行,充分驗證金星股份產品過硬的質量。

爲了更好地服務客戶,金星股份還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了智能網絡運維平臺。不僅能實現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的進、銷、存的過程數字化,還能對設備全生命週期線上管理。

金星股份董事長吳軍表示,金星股份在氫能裝備高質量發展中取得的好成績是企業轉型發展重要的一步,下一步企業將繼續堅持創新發展之路,推動綠色氫都建設。

記者 劉小莉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