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圓明園,真的沒有那個必要

圖片來源於百度

對於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圓明園遺址不僅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國被侵略、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11月10日北京日報)

圓明園爲圓明、長春、萬春三園之總稱。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始建,嘉慶十四年(1809年)建成,是我國清代最重要的皇家建築之一,1860年和1900年先後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所毀。1988年,圓明園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圓明園被稱爲“萬園之園”,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只可惜,在近代毀於侵略者的魔爪和鐵蹄之下,成爲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當後人看到圓明園的斷壁殘垣,無不義憤填膺,對近代屈辱史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感受。

近些年來,民間不乏關於重建圓明園的聲音,想再現往日圓明園的歷史輝煌,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否重修圓明園,涉及到歷史、文化、經濟、心理認同等多個因素,不是“想出手時就出手”,想建就建。此次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很是謹慎,經商北京市政府後答覆,傾向性的意見還是以“不建爲妥”。因爲圓明園遺址不僅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國被侵略、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該說,這樣的回覆是合情合理的。

人類有不少歷史古蹟,或毀於自然災害,或毀於人爲破壞,後人有沒有必要去“複製”這些歷史古蹟呢?可能要慎之又慎。近些年來,我國有些地方也“山寨”了一些中外歷史古蹟,效果並不顯現,究其原因,還是浮躁與功利使然,“仿古不見古”,“有建築無文化”。圓明園作爲“萬園之園”,再怎麼賣力修建,可能都無法“複製”歷史上的那個圓明園。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建,讓它永遠斷壁殘垣在那兒,向一代又一代人訴說歷史的沉重與悲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