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在山西大同左雲縣張家場村,貧困戶張宏正在農技人員指導下忙着修剪沙棘樹枝。今年是張宏種植沙棘的第二個年頭,眼看明年就要開花掛果了,一家人格外用心,小小沙棘果寄託着他們未來增收的喜悅和希望。

張宏表示:“如今真是趕上了好政策,縣裏給每個貧困戶分配1畝沙棘地,每畝還給600元的種植補貼,並且由技術人員統一種、統一管,俺們根本不用操心,就等着分紅吶。”

在青圪塔村去年新種植的沙棘林地裏,鄉幹部雷繼華指着整片的沙棘地說,看今年的長勢,3年掛果不成問題,到時候農民增收就有了希望,酸溜溜就變成了“金果果。”

左雲縣地處塞北高原丘陵地區,是全省沙棘種植面積、沙棘果產量較大的縣份之一,被列入晉西北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有天然和人工種植沙棘林總面積近9萬畝。

據左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左雲縣把發展沙棘產業作爲壯大生態資源、夯實脫貧基礎、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產業來抓。積極打造“種植沙棘——壯大生態——發展產業——農民增收”的良性發展循環產業鏈,推動沙棘產業做大做強。該縣以鄉鎮爲主體,新種植沙棘林2.2萬畝,改造野生沙棘林1萬畝。引進沙棘新品種,覆蓋全縣8個鄉鎮、35個行政村、2000多農戶。其中1000畝以上集中連片種植園和示範區4個、800畝以上的14個。去年,沙棘產業已帶動全縣869戶貧困戶、1919人受益。

此外,由農村專業合作社、經營大戶和龍頭企業與村委會簽訂種植協議,沙棘林進入掛果期後,建成林地由村集體成立合作社或採取託管方式集約化管理,農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進行分紅,還向貧困戶給予特別傾斜。目前,作爲左雲縣集沙棘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深加工企業雲中紫塞有限公司,已與左雲縣720多家農戶簽訂了收購合同,沙棘林掛果後,畝均收入可達1.2萬元以上,成爲農民增收的穩固產業。近年來,左雲縣在加大沙棘產品研發、生產的同時,主動對接大市場,瞄準北京、上海、太原、大同等大中小城市進行各類展銷、展示,收到良好的宣傳效益和顯著的經濟效益。

(作者:馬靜波 李興華 俞啓)

責編:臺暢 劉越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