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殖民者從踏上美洲的那一刻起,就不斷地屠殺土著居民。貧窮落後的印第安人在手拿先進火器的殖民者面前,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可是,鮮有人知的是曾經有一支由700人組成、手持現代火器的部隊被印第安人打敗,騎兵被全部消滅,而這個部隊就是美國曆史上有名的由喬治·卡斯特將軍率領的第七騎兵團。

美國曆史上的傳奇人物喬治·卡斯特(1839~1876年),美國騎兵軍官,美國陸軍西點軍校1861屆學生。美國曆史上最有名的第七騎兵團就出自其手,南北戰爭後被派到美國西部去鎮壓印第安人。

在美國內戰中,卡斯特以驚人的勇氣,身先士卒地衝殺在槍林彈雨之中,卻從未負過傷。卡斯特驍勇善戰、戰績卓著,被老百姓認爲是一位英雄,備受林肯總統青睞,他因此迅速從中尉升至少將。

然而,1876年6月25日,在“小巨角河戰役”中,卡斯特卻中了坐牛、瘋馬等率領的印第安軍隊的埋伏。印第安蘇族中最著名的戰士“瘋馬”(crazyhorse)手舉長矛一馬當先,身中數彈不後退,徹底摧垮了第七騎兵團的最後抵抗,全殲了卡斯特的軍隊,並將他擊斃。整個戰役僅用了3個小時。這也是整個印第安戰爭中印第安人所取得的最大勝利。

接受過現代化教育、有着豐富的戰鬥經驗、英勇善戰的一位將軍,爲什麼會輸給落後的土著居民呢?

1868年,當時作爲美國南北戰爭中戰功卓越的將領,卡斯特率領兇猛的美國第七騎兵隊奉命來到這裏,驅趕西部的印第安人。當他最終與印第安部落酋長達成協議,允許印第安人在黑山地區居住後,卻因聽說發現金礦而又一次撕毀了墨跡未乾的協議。卡斯特強迫印第安人繼續西遷,最終惹怒了印第安人。

印第安首領坐牛

作爲一名統率部隊的將軍,卡斯特有一個缺陷是經常低估他的敵人。在美國民衆間,他被稱爲“印第安人剋星”,對此,他常常沾沾自喜。卡斯特曾經吹牛說,全美國的印第安人加在一起也不夠對付他領導的第七騎兵團。第二個缺陷是他聽不進任何人的話。在向羅斯伯德溪流進軍的路上,他有一些經驗極爲豐富的偵察兵與他在一起,但他對一次次警告都置若罔聞,沒得到華盛頓授權和命令就貿然進發。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卡斯特本人殘暴粗野的性格。他不關心自己部下的死活,在戰爭中,他部下官兵的傷亡人數比同時期其他騎兵部隊都要多,所以戰士們都不想去擁護一位不管他們死活的指揮官。

因此,1876年6月25日,在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恩河附近的山谷裏,無視部下忠告的卡斯特將軍率領266名騎兵輕敵冒進,很快他們就遭到了印第安人的伏擊。不到3個小時,他本人就和手下的所有人馬一起被斬盡殺絕、慘死在印第安人手中。

從歐洲殖民者踏上北美大陸開始,爲了爭奪土地,白人移民和英國殖民政府同印第安人的戰爭連綿不斷,有時達到相當大的規模。合衆國成立後,特別是19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外來移民大量湧入美國以後,對土地的需求大幅度增長。聯邦政府不顧過去對印第安人的承諾,企圖把他們全部趕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去。美國政府成爲驅趕和迫害印第安人的主角,戰爭的規模和殘酷性不斷升級。印第安人爲了保衛自己的家園痛殺白人,而白人爲了奪取土地更是對印第安人無情追殺。但是,從道義上來說,殖民者爲了自己的利益對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的做法是違反了人類的道德準則的,他們的做法勢必激起印第安人的滿腔仇恨,這種仇恨必然化作與他們拼死鬥爭的勇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卡斯特的失敗是不奇怪的。

這次戰役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瘋馬。他1842年左右出生在印第安人蘇族部落,15歲時便成爲部落裏一名驍勇善戰的獵手,在一次與阿拉巴霍人爭奪土地的戰鬥中英勇作戰,“就像一匹瘋狂的戰馬”,在慶功會上被父親改名爲瘋馬。

1876年,當卡斯特率領美軍第七騎兵隊進入黑山地區驅趕印第安人時,年輕的瘋馬不滿卡斯特一再毀約,而部落酋長在談判中則一味退讓,帶領着4000多名印第安人在一個叫小巨角的地方圍殲了貿然進犯的卡斯特騎兵隊。戰鬥打贏了,但瘋馬卻因此不得不四處躲避美軍的追捕,他因此浪跡天涯。1877年,他的妻子生命垂危,爲此瘋馬回到家中,卻不幸被美軍抓獲,當他被關押在獄中時,被一個白人用刀從背後殺害。不過也有人說,他是在印第安部落與美軍談判時,在休戰旗下被美國士兵從背後殺害的,遇害時年僅35歲。

雖然至今人們仍無法確認瘋馬出生的日期,但卻永遠記住了他去世的那一天——1877年9月6日,還有他著名的遺言:“這是我們的土地,是我們得以安葬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