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人物的評價,由於立場不同,我們無法評價他們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比如唐玄宗時期的宰相李林甫,在史書上他是一個獨攬朝政、蔽塞言路,排斥賢才、擾亂朝綱的大奸臣。然而從他的人生履歷來看,他又是一個努力奮鬥的成功人士,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這位大奸臣李林甫的奮鬥史。

一:門庭雖然低微,李林甫卻善於尋找屬於自己的伯樂

李林甫是唐太祖李虎五世從孫,李虎是李淵的祖父,所以從輩分上來說,李林甫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不過因爲李林甫這一脈只是李唐皇室的旁支,他皇室宗親的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政治資本,相反他家的日子過得還比較清貧。

李林甫的父親只是擔任揚州參軍這樣的小官,很顯然李林甫的父親對李林甫的仕途並不能提供多大的幫助,那麼李林甫只能尋找母族的幫助、在李林甫舅舅姜皎的引薦下,李林甫擔任了太子中允。

後來李林甫又擔任了太子諭德、國子司業等官職,雖說有所升遷,但都是小官。

不過李林甫又找到了一個新的伯樂,這個伯樂就是唐玄宗跟前的紅人宇文融,在宇文融的提拔之下,李林甫就得以擔任御史中丞,這樣具有實權的官職,在之後的日子裏,李林甫又先後擔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官職,但離他心中的那個最高位——宰相仍然相距甚遠。

爲了實現心中的夢想,李林甫不得不尋找新的伯樂。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伯樂無疑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不過李林甫人微言輕,並不能在唐玄宗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能。爲了能夠接近唐玄宗,李林甫就開始結交內宮的宦官跟妃嬪。

而在皇宮之中,最受唐玄宗寵幸的妃嬪是武惠妃,最受唐玄宗信任的宦官則是高力士。爲了獲取這兩個人的信任,李林甫可謂費盡了心思。武惠妃最在意的就是自己能夠當上皇后,讓自己的兒子李瑁當上太子。

而李林甫知道這些消息後,堅定不移地向武惠妃表示,會幫助武惠妃奪取皇后之位,並且全力保護李瑁的安全。

有了李林甫的承諾,武惠妃對李林甫的好感度直線上升,不斷在唐玄宗耳邊吹枕邊風,連帶着唐玄宗也對李林甫的好感度直線上升。

至於高力士,高力士能有今天的地位,全倚仗一個人的幫助,這個人就是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高力士早年的時候,被武三思府上的宦官高延福收爲養子,也是在武三思的幫助之下,高力士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開始展露頭角。所以就算高力士在唐玄宗一朝獲得高位,他也一直感念武三思的恩惠。

但是武三思本人跟武三思的兒子都已離世,高力士無以爲報,只好對武三思的女兒武氏格外照顧。而這位武氏又恰巧是李林甫的情人。依靠武氏的關係,李林甫就算是攀上了高力士這棵大樹。在武惠妃跟高力士的幫助下,李林甫順利當上了唐玄宗一朝的宰相。

二:善於迎合唐玄宗的心思,穩固自己的權勢

李林甫雖然當上了宰相,但是他的權力都受到了皇帝的制約,而最大限度地獲取權力,李林甫做的事情,那就是拼命迎合唐玄宗,只做唐玄宗喜歡的事情。

比如在廢黜三子的問題上,唐玄宗站在武惠妃的角度,就想廢黜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然而宰相張九齡拼命反對,這讓唐玄宗心中很不爽。李林甫在朝堂上不作表態,在退朝後跟唐玄宗說:“廢黜太子是天子的家事,外人怎麼可以插手呢?”於是唐玄宗就不顧羣臣的反對,直接廢了三子,並且日後更加喜歡李林甫了。

還有一次唐玄宗在洛陽處理政務,因爲臨近冬季,唐玄宗就想返回長安。裴曜卿等人以妨害農務爲由勸諫,希望唐玄宗能夠延緩行程,唐玄宗又是一臉不高興。李林甫又一次站了出來,他對唐玄宗說:“長安跟洛陽都是陛下的東西兩宮,您在自己的東西宮往返,那是什麼時間都可以的,即使損害了老百姓的農田,大不了免除他們的賦稅就好了。”唐玄宗聽完之後,在心中連連誇讚李林甫懂事,當今就安排了回長安的一切事務。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晚年的唐玄宗,再也沒有年輕時那股處理朝政的熱情,他只想及時行樂。而李林甫再一次及時出現,爲唐玄宗包攬了一切繁瑣的政務,讓唐玄宗樂得清閒,因此唐玄宗再也不考慮換宰相的事情,就讓李林甫一直幹下去。要知道唐玄宗時期的宰相的任期,平均下來只有兩年。而李林甫就打破了這個傳統,並且一呆就是十九年,而且還是大權獨攬的宰相。

三:不斷打擊異己,牢牢抓住相位

李林甫爲了穩固自己的地位,除了抓住唐玄宗的心之外,還要時刻提防那些對自己有威脅的人。

李林甫是如何打擊異己的呢?筆者給大家舉三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觀看樂舞,忽然看見一個大臣揚鞭策馬從樓下緩緩而過,唐玄宗感覺這個大臣風度翩翩,對他讚美不已,同時向左右詢問這個大臣的名字,這個大臣就是兵部侍郎盧絢。李林甫得知這件事後,擔心盧絢會被唐玄宗重用,就開始謀劃着對付盧絢。

李林甫也不明着對付盧絢,他先是召來盧絢的兒子,向盧絢的兒子透露說:“因爲你的父親盧絢能力出衆,陛下就想讓你的父親到嶺南道當官。如果你的父親不肯去,肯定會被陛下貶職。”盧絢的兒子也擔心父親被貶職,就向李林甫詢問對策。李林甫便向盧絢的兒子獻出良策,就是讓盧絢主動去東都洛陽擔任太子賓客或者太子詹事,這樣既不要去嶺南道,也不會被貶官。

盧絢的兒子將李林甫的思想轉達給盧絢之後,盧絢果然不願意去嶺南,同時聽從李林甫的建議,主動去洛陽任職。李林甫擔心日後會留下口實,還在唐玄宗面前爲盧絢求情,讓盧絢謀了一個華州刺史的官職。不過沒過多久,李林甫又以盧絢患病不能理事爲由,又把盧絢貶爲太子員外詹事,就這樣盧絢徹底遠離了中央政權。

第二個例子就是李適之,李適之也是李唐皇室,並且跟李林甫一同擔任宰相。自然都是宰相,自然要分擔李林甫的權力。爲了扳倒李適之,李林甫又在背後搞小動作。李林甫對李適之說華山有金礦,開採之後陛下一定會高興。李適之覺得有道理,就將華山的金礦開採了下來,同時向唐玄宗彙報。

唐玄宗聽了李適之的彙報,就向李林甫詢問華山的金礦的事宜。李林甫道:“臣早就知道,但是華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氣所在,不宜開鑿,臣便沒有提及。”看看李林甫這話說得多漂亮,處處都是爲了唐玄宗着想。這下可惹毛唐玄宗了,連連指責李適之做事情不考慮全面了,並且日後漸漸疏遠李適之。後來李林甫上奏彈劾李適之與韋堅結黨營私,將李適之貶爲宜春太守。

第三個例子就是裴寬,有一次李林甫夢到一個白皙多須、個子高大的男子逼近自己,貼到身上推不開。李林甫夢醒之後,覺得這個人長得很像裴寬。就在唐玄宗面前詆譭裴寬,說裴寬是李適之的同黨,於是乎裴寬也被貶出了京城。

李林甫就是依靠他敏銳的判斷力,牢牢抓住了大唐宰相的權力,並且在這個位置上呼風喚雨多年,然而也是因爲李林甫一直把持朝政,導致邊將的勢力越來越大,而唐王朝內部的矛盾也越來越大,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