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如果提問:“在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軍師是誰?”相信很多人給處的答案都會是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請出的諸葛亮,其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更是形成三國鼎足之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他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在我國曆史上能夠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軍師”,大概就只有明國開國元勳劉伯溫了吧。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着這麼一個說法,“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是的,諸葛亮並未能幫助劉備實現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但是劉伯溫卻成功的輔佐朱元璋一統大明江山。相比較而言,劉伯溫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要比諸葛亮高的多,只是明朝開國時期的情況,遠比不上三國動亂時期的跌宕起伏,所以諸葛亮的名字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更爲深刻。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明朝開國元勳,也是明朝第一國師——劉伯溫,以及他的故里——文成。

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今浙江文成),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劉伯溫的一生可以說前半生以文學爲主,他的政治生涯在後半生,算是大器晚成。劉伯溫在22歲時,便中進士,26歲正式踏入官場,但是在30歲看透來官場的爾虞我詐於是棄官回家,在此期間更是譜寫了《郁離子》等雄文詩卷,與宋濂、高啓名列“明初詩文三大家”。劉伯溫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是在其50歲那年,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邀重新出山,輔佐其一統大明江山,成爲明國開國元勳,古稱爲“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偉人。在其逝世後,明武宗時贈太師,諡號“文成”。

文成縣,作爲劉基故里,名亦是取自劉伯溫的諡號“文成”爲縣名,有“經天緯地、立政安民”之意。文成縣,隸屬於浙江省溫州市,於1946年從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而成,因爲地處與浙南山區,這裏的交通不便,人多地少,爲了求得生存,文成人被迫背井離鄉,輾轉海外,遠赴異國他鄉謀生。早在清光緒年間,玉壺鎮黃河村的胡國恆就跟隨青田縣籍的舅父遠赴歐洲販賣石雕工藝品,他是文成已知最早的一位華僑。時至今日,文成縣依然有衆多的人在異國他鄉謀生,僅僅玉壺鎮現有旅外僑胞5萬多人,分佈在歐洲、中北美洲等地39個國家和地區,素有“僑領之鄉”之稱,其中,中國百名著名華僑中,玉壺籍的華僑就佔了三位,文成也因爲成爲浙江省第二大僑鄉。

文成縣,是劉伯溫故里,這一點毋庸置疑,以其故里爲依託發展旅遊也是最爲典型的縣城。文成縣的旅遊資源主要有劉基故里、百丈飛瀑、飛雲江中上游山水和石勝林海四大景區,其中劉基廟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百丈漈瀑布高207米,堪稱中華第一高瀑,歷代文人墨客題詠甚多,谷幽石怪泉清。以百丈漈、劉基廟和兩核心片區組成的劉伯溫故里景區,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人文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故里景區,更是瞭解劉伯溫一生的最佳目的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