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4月10日,一艘代号为长尾鲨的美国核潜艇,在大西洋的科德角海域进行深潜试验时,突遇水密舱破裂故障,潜艇无法上浮并且急速下沉,巨大的海水压力将潜艇瞬间撕裂、压扁,最终潜艇沉落在海底2560米深处,长尾鲨号也成为世界上首艘沉没的核潜艇。

一般来说,核潜艇的下降深度在300米左右,攻击型核潜艇则可以达到600米,采用钛合金等高端材料打造的核潜艇,可以突破1000米的大关,不过再往下潜,潜艇便开始遇到了下潜极限,为什么海底水压是钢铁制造潜艇难以迈过去的坎呢?

海底深度每增加10米左右,潜艇所受的水压便增加一个大气压,相当于每平方米要多承受10吨重量,而潜艇下潜到1000米深,艇身每平方米要抗住1000吨的压力,稍有偏差,潜艇随时面临着被压成纸片的危险。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临近的海域,人们在海底2200米处,发现了一头被海底电缆缠绕窒息而死的抹香鲸,而根据随后调查试验,人们发现抹香鲸的潜水极限可以突破2000米。而至今为止,人类发现潜水最深的哺乳动物为柯氏喙鲸,下潜深度史无前例的达到了2992米。那么为什么长着肉身的鲸鱼能达到潜艇都难以企及的深度呢?

简而言之这主要和鲸鱼强大的肺有关,当鲸鱼下潜时,肺部就会逐渐缩小,肺部的空气被压缩到血液和肌肉中,体内的压强增大,最终使得身体的内外压力达到一个平衡,以此适应海底的环境。

在海底7000米深处,水压能轻松将一枚硬币压成薄纸。全球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到了1.1万米,此处水压超过100兆帕,极高的水压、恶劣的环境几乎无法容忍生命的存在。但就在11月10日国产载人潜水器“奋斗号”,成功问底了这个世界海洋最深处——10909米,说明了中国人已经有能力探索世界上99.8%的海洋区域 。

那么这个看似“钢铁身躯”的载人潜水器,为何能挑战海底万米的深潜任务呢?

在这超1万米的深海,奋斗号身上每平方米承受的压力超过了1万吨,如果是普通的钢制潜艇,会瞬间被压成纸片,可是总重量将近两吨、能容纳三名潜航员空间的奋斗号,竟然在水下连续作业了六小时,靠的就是国产新型钛合金材料,才能顶住如此大的水压。

但8年前,在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时,就留下了两个遗憾。首先是蛟龙号的关键部件没有做到国产化,蛟龙号潜水器的耐压壳体虽然是我国自主设计的,但却是交由俄罗斯制造生产的,那时我国尚未具备加工的工艺和材料。其次是蛟龙号下潜的深度为7062米,我们离万米级大关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012年电影《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曾乘坐着钢制潜水器——深海挑战者号,到达了10898米的深处,但深海挑战者号仅能容纳卡梅隆一人。8年后,当我们为挑战万米级海深而打造奋斗号时,我们需要什么材料,想要制造任何零部件,基本可以由国内厂商提供。在经历上千次的实验测试后,我国终于打造出新型钛合金材料,这种钛合金强度高达1100兆帕,相当于黄金的4倍之多,因此才得以抵抗住海底的高压和冲击,这也使得奋斗号的载人舱可以容纳三名人员。

但是搞定了材料就意味着下潜万米海底不再是难事了吗?其实除了材料这一关外,奋斗号身上还需留有观察窗、开关门等,这都会给潜水器留下安全隐患。如果没有精密的加工工艺,在下潜过程中,材料中的分子原子在持续受到压力时,会突然发生脆性断裂,因此精准的焊接工艺、制造精度和加工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奋斗号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海底潜水器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从1986年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成功下水以来,中国载人下潜的记录也从300米,跨越到了2010年蛟龙号下潜创造的3759米。2010年再次下水的蛟龙号,突破了之前的记录,成功挑战了7062米的深度。但从中国第二代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开始,中国国产潜水器的国产率首度突破了90%,达到了91.3%,2017年投入使用的深海勇士号,虽然下潜深度仅为4500米,但意义却不小,它不仅说明了中国自己有能力独立开发制造先进的潜水器,而且也为奋斗号万米潜水器的成功打下基础。

从星辰走向深海,中国人将足迹留在了世界海洋最深处,这样的举措是史无前例的。从材料研发、精密制造到加工工艺,奋斗号这样的深海探测器不仅磨合提高了我国底层的制造能力,而且也创造了无可估量的科考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