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安史之亂結束之後,但是唐王朝卻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尤其是實力強悍的河北三鎮,更是一股讓唐王朝頭疼的力量。

河北三鎮指的成德、魏博、范陽三鎮,這三鎮是唐王朝爲了安撫安史餘部,只能將他們封爲節度使,並且賦予他們極高的自主權。

唐朝這麼做,雖然短時間穩定了唐朝內部的局勢,但是河北三鎮也成了一股強大的割據勢力,在唐朝中後期經常跟唐中央發生矛盾,而他們之所以敢跟朝廷對抗,除了他們有很大的自主權,另一方面也源於他們有一支彪悍的軍隊,被稱之爲“牙兵”。

“牙兵”就是節度使的衛隊,本身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魏博的牙兵卻極爲特殊,因爲他們是世襲的。所以魏博的牙兵之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

魏博牙兵不僅威脅着唐中央,同時也威脅着魏博節度使。田布、史憲誠、何全皞等魏博節度使,都是死在魏博牙兵的手中。

所以說要想坐穩魏博節度使的位置,一定要提防手底下的魏博牙兵。魏博的最後一任節度使羅紹威深知魏博牙兵的戰鬥力,同時他也知道魏博牙兵驕橫無理的特性,自己依賴牙兵在亂世中生存,每天好喫好喝地供養着這幫部下,同時羅紹威又擔心這些部下日後又會對付自己,所以每天想的就是如何除掉魏博牙兵。

不過牙兵集團人數衆多,戰鬥力強悍,羅紹威手上那一點點親信絕對不是魏博牙兵集團的對手,爲此羅紹威就打算在國內尋找外援對付牙兵。

羅紹威找了一圈之後,發現自己的親家宣武節度使朱溫的勢力比較強悍。(朱溫的小女兒嫁給了羅紹威的兒子。)於是羅紹威就寫信給朱溫,希望能夠跟朱溫裏應外合消滅魏博牙兵。

朱溫本來就想染指魏博,因爲忌憚魏博牙兵的戰鬥力,所以一直沒有動手。如今羅紹威邀請自己一起對付魏博的牙兵,朱溫感覺自己的勝算又增加了幾分,開開心心地答應了羅紹威的請求。

就在朱溫計劃着如何對付魏博的牙兵的時候,老天又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羅紹威的兒媳婦,也就是朱溫的小女兒因病去世了。朱溫是做大事的人,自然不會因爲女兒的死而悲傷,反而以給自己女兒辦喪事的名義,派馬嗣勳率領一千多精兵打扮成挑夫的樣子,進入魏博。

魏博的牙兵覺得朱溫給自己女兒辦喪事,也是人之常情,就沒有防備馬嗣勳跟他手底下的一千多精兵。等到馬嗣勳一幫人順利進入魏州城,羅紹威便率領家奴跟馬嗣勳匯合,共同對付魏州城內的牙兵。

魏州城中的牙兵,因爲沒有做好戰鬥準備,一夜之間魏州城內八千多名牙兵全部被誅殺。

解決了魏州的牙兵之後,朱溫也率領大軍趕到魏州。之後,朱溫又花了半年的時間,消滅了魏博的其餘牙兵。

也就在公元906年這一年,魏博牙兵被屠殺殆盡,永久地成爲了歷史。而魏博的節度使羅紹威雖然除掉了魏博牙兵,解決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是沒有魏博牙兵,他這個魏博節度使跟光桿司令其實也沒啥區別。

爲了自保,羅紹威只好歸附朱溫,而魏博從此也成了朱溫的地盤。

從一個軍方大佬,變成了一個小弟,羅紹威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後來越想越後悔,最終憂鬱而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