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大平臺24部作品搶佔懸疑短劇“賽道”。但在創作難度高、單集成本高、內容風險高的“三高”難題之下,使得懸疑短劇在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大勢”。

文/王涵

都說2020年是懸疑短劇的大年,一部《隱祕的角落》直接掀起高潮,後續《白色月光》《摩天大樓》《沉默的真相》等一部部作品持續輸出,熱度不減。在此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製作方加速入局,湖南衛視等衛視平臺也開始將佈局重點偏移至此。

一時之間,懸疑短劇風頭無兩。

但換個角度,懸疑短劇本身就存在創作難度高、單集成本高、內容風險高這“三高”難題,在逐漸成爲行業精品化趨勢下的重要門類後,“門檻”不但不會降低,還會升高。因此,在2020年成爲“黑馬”的懸疑短劇,或許在2021年繼續出現更多優質作品,但大勢難成。

IP化、大主題、強班底,

“含金量”再度提升

首先來看一下2021年的懸疑短劇發展態勢。

從目前“愛優騰芒”儲備的項目來看,“懸疑短劇”將繼續迎來井噴。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仍將在明年(2021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陸續推出五部短劇集,分別是《暗夜行者》《誰是兇手》《淘金》《致命願望》《平原上的摩西》;騰訊視頻儲備的項目有《雙探》《通天塔》等;優酷“懸疑劇場”儲備的項目有《迷霧追蹤》《迴廊亭》《執念如影》等;芒果TV季風計劃儲備的項目有《狂獵》《禮物》《她們的鐲子》等。整體片單主要呈現出IP化、大主題、強班底這三大特點:

IP化。 IP爲劇作增加粉絲和受衆基礎的作用不言而喻,這種創作趨勢在懸疑短劇中也愈加明顯。在國外知名作品中有東野圭吾的《迴廊亭殺人事件》,原著已經具備較高人氣,2019年的同名舞臺劇也印證了此作品進入國內市場的可行性。國內知名作品則更加豐富亮眼,不僅有知名作家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IP推出的《雲南蟲谷》,還有現實主義著名作家雙雪濤的《平原上的摩西》。此外,還有衆多年輕作家的作品較爲亮眼,例如《通天塔》改編自蔡駿的懸疑小說代表作《偷窺一百二十天》,豆瓣評分9.8的《海葵》改編自豆瓣簽約作家貝克邦同名小說等。

大主題。 相對於以往懸疑短劇突出體現含有緊張、刺激、追殺等情節的故事,2021年的這批作品更聚焦現實主義的大主題。例如《狂獵》聚焦野生動物保護,《海葵》講述了孩子長期缺乏家長陪伴的原生家庭矛盾,《淘金》則將“淘金客”等社會底層人物搬上熒屏,《禮物》則以女性視角進行故事講述等,均具備較爲深刻的社會含義,預期故事中揭露的現實痛點問題也將在社交平臺引發多輪討論。

強班底。 縱觀片單中的導演、編劇、製片人及演員等主創,可以發現頭部趨勢化明顯。演員方面包括首次出演懸疑題材劇的趙麗穎主演了《誰是兇手》,熒幕新星文淇與中生代演員馮紹峯主演了《致命願望》,還有景甜、林更新、陳曉、段奕宏、潘粵明、秦昊、杜淳、張雨綺等實力派演員,範丞丞、張新成、王一博等熱門小生,流量不成問題。主創方面,《平原上的摩西》監製爲電影第六代導演刁亦男,導演爲由金馬獎最佳影片獲得者張大磊;《誰是兇手》由《慶餘年》導演孫皓執導;《她們的鐲子》則由《隱祕的角落》製片人何俊逸操刀;《狂獵》由《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執導;《海葵》編劇秦海燕的代表作品爲電影《找到你》。可以預見,作品的製作水準和含金量。

中小影視機構無法獲得“入場券”?

投資高、效益低,難成大勢

不管是IP化趨勢增強,還是演員等主創班底強大,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作品質量,但製作費用與投資數額也成比例增長。因此,在這份片單中,平臺和頭部影視機構成爲主導,中小影視機構幾乎無法獲得入場券。

首先從創作角度而言,首先來定義一下懸疑短劇,一般指的是以短小精悍的集數呈現完整的懸疑故事。將創作難度大的懸疑題材與製作水準要求高的短劇進行結合,不僅創作難度成幾何倍數增長,單集成本也愈加提高,導致商業效益相對較低。哪怕是擁有如此廣闊的市場需求,也不被業內看好。

其次從商業角度來看,一是售賣模式限制,二是廣告招商較難。從以往的“單集價格X集數”到現在視頻平臺以作品評級、有效播放量加廣告分賬等不同算法的分賬模式,似乎對懸疑短劇來講都不處於優勢地位。

當作品集數體量小時,固定受衆的觀看時長就相對較小,同時也導致口碑發酵時間短、劇集長尾效應不明顯。而劇集集數短插入的廣告時長有限,使得廣告收益有限。尤其是在精品化創作趨勢之下,頭部演員片酬、服化道的製作成本導致製作費用升高、投資加大,容易形成收支不平衡的循環。

最後在審查方面,帶有懸疑色彩的作品一直是審查重點,對於愈加針對現實痛點、剖析社會弊病和人性選擇的懸疑短劇來說,更要加倍“小心”。在較高的審查風險係數之下,還要在改編方面尋找平衡點,這對懸疑短劇的發展也帶來一定影響。

在這三方面因素作用之下,懸疑短劇在短時間內難成大勢。

那就沒有“出頭之日”嗎?並不是。體量小,意味着創作週期相對較短,製作機構的作品運轉速度較快、資金回籠較快;關注度高,成爲中生代演員“去油”,新生代演員短時間磨鍊演技的最優選擇;劇集長尾效應差、廣告收益差,“愛優騰芒”已經開始形成“迷霧劇場”“懸疑劇場”“季風計劃”等劇場廠牌進行打包招商,觀衆也對劇場的關注度不斷提升。

由此可見,懸疑短劇雖有有“三高”,但平臺等製作機構已經對這片藍海進行了深度的探索與挖掘。至於後續表現如何、能否延續今年熱度形成大勢,還有待觀察。

注: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按實際播出爲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