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老朋友諾基亞最近登上了電商的雙十一榜單,而這個榜單的名字是‘老人機’。且在前十之中,諾基亞的‘老人機’佔據了三席,包括 Nokia 220、105、125,看到這些熟悉的命名方式,思緒不知不覺又回到了諾基亞的輝煌時代。

非智能居然是賣點

出於好奇,我逐個打開了電商排行榜上的 Nokia 220、105、125 的頁面,找了找它們的共同點。

Nokia 220、105、125 的價格不超過 300 元,均爲復古直板造型,聚碳酸酯機身,實體九宮格按鍵,雙卡雙待,超長待機,以及內置經典的《貪喫蛇》和 FM 收音機。

其中價格稍高一點的 Nokia 220 還配備了 30 萬像素的攝像頭,並支持 4G 和 VoLTE ‘高清通話’,另外兩部則均支持到 2G 網絡制式。在運營商逐步關閉 2G 網絡的大前提下,Nokia 220 的生命週期會長久一點,近期的銷量也稍高一些。

軟件方面,這三款機型搭載的是很常見的九宮格操作系統,只看界面的話,很像曾經的塞班。功能性上與十幾年前的功能機如出一轍,接打電話、收發短信、聽聽收音機以及玩個貪喫蛇,滿滿的回憶和情懷味道。

所謂的‘老人機’真的是給老人用的?

無論哪個電商網站,幾乎都會爲這種‘功能機’打上‘老人機’的標籤,方便用戶檢索和大數據推薦。

但在這些功能機的產品介紹頁面上,並無老人機的宣傳語,重點反而是‘備用機’、‘學生機’,功能側重超長待機和保持學生們的專注力。

從 Nokia 220、105 和 125 的百條電商評價中,也能窺探到目前還在買‘功能機’羣體們的目的。

買來接打電話,收驗證碼。

給自己的孩子(高中生)用。

買給不會上網的父母。

評價中,明確提到給父母用的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買來當備機和給孩子用的實則更多,與廠商的宣傳很契合。

‘打電話用’和‘學生用’在評價中經常出現。

一方面,老人們現在對手機有智能化需求,他們需要與子女、朋友保持聯繫,尤其是在當下視頻聊天的成本遠低於電話;他們逢年過節也需要參與互聯網的線上‘狂歡’,而非是被設備功能無形的‘隔離’;他們更需智能機來體會無時無刻的親情和人文的關懷,而非冷冰冰只能接打電話的‘小手機’。

另一方面,國產手機系統多數已經內置‘簡易模式’,且操作上更符合使用者的直覺,圖形界面也更加友好,使用門檻降低了不少。

當把訴求轉換到‘功能機’時,購買者的需求多是圍繞着接打電話的‘備機’展開,比如,外放聲音字體大、價格便宜和待機時間夠長。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諾基亞多是因爲‘老牌子’的情懷。

諾基亞智能機的現狀:‘青黃不接’

京東諾基亞自營旗艦店內,在售的諾基亞智能手機只剩 Nokia C3 一部,非智能機(也就是功能機)系列則有 18 款之多,有種夢迴 2007 的錯覺。而‘碩果僅存’的 Nokia C3 也不過只是一部三網的 4G 百元智能手機,曾推出的中高端產品均已下架。

諾基亞京東自營旗艦店中,在銷功能機共計18 款之多。

面對 5G 帶來的新機遇,現已歸屬 HMD 的諾基亞反應並不快,現暫僅有一部 Nokia 8.3 5G 計劃上市,且這部手機已與 007 系列電影新作《007:無暇赴死》綁定,與電影一起延期了。

奈何受疫情影響,原本打算今年上映的《007:無暇赴死》已經延期至 2021 年 4 月 2 日上映,配備驍龍 765G 的 Nokia 8.3 5G 大概率也會在此節點上市,對於競爭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來說,確實來的太晚了。

沒有 5G 新機上市,諾基亞手中的牌,僅剩一部百元 4G 智能機和十幾部功能機,面對年底的促銷季也只能和飛利浦、天語、守護寶搶佔功能機的榜單,無可奈何。

功能機市場還有一定的潛力

HMD 在接手諾基亞智能手機業務後,迴歸中國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定價 1500 元的中端機型 Nokia 6,打算與國產廠商的走量機型正面交鋒,希望能一戰成名。

配備高通驍龍430 處理器的 Nokia 6。

當時,1500 元可以說是國產手機的‘黃金檔位’,出貨大戶,誰掌控誰稱王,紅米、榮耀、魅藍還有 360 在千元機市場內幾打得不可開交,配置也全線拉滿,處理器幾乎都是高通神 U 驍龍 625。

反觀新‘入行’的 Nokia 6,搭載的是高通入門 SoC 驍龍 430,預裝的系統接近原生,本土化較爲一般。定位與互聯網品牌所謂的‘性價比’關聯不大, 即使諾基亞已闊別多年,HMD 還是希望藉助諾基亞‘情懷’,讓產品有一定的品牌溢價能力。

HMD於 2019 年 4 月推出的 Nokia X71。

HMD 後續推出的諾基亞手機的策略大致也是如此,但國內市場已不可同日而語,‘情懷’加持並不能轉化爲銷量,想靠品牌加持的諾基亞智能機表現不溫不火。

除了智能機,HMD 也沒放棄功能機。諾基亞前後復刻出了經典的 3310 和‘香蕉機’8110 4G,業內外一致好評,還引發了一小波的‘懷舊潮’。

同時,從 Counterpoint 給出的關於 2018 年 Q3 數據報告上看,功能機仍佔全球手機總出貨量的 23% ,一年之後,這個數字增長至 25%,且將來可能還會有 280 億美元的增長。而諾基亞的功能機正是這個市場中的佼佼者,出貨量排第二,堅定了 HMD 繼續出貨功能機的決心。

除了亞非的發展中國家的通訊需求,歐美等發達地區也出現了反智能手機的復古潮流,相對於智能機市場的增長乏力,似乎功能機還有不少的增長點,也是 HMD 不肯輕易放棄功能機市場的一些原因。

再過十年,希望諾基亞熱銷的不再是功能機

都說時尚是個圈,難不成數碼產品也是個圈?非也。

所謂復古潮流也只能算是個小衆需求,就如同當下的‘CCD’數碼相機潮流一般,很多人圖一個‘新鮮熱辣’而已。其實,數碼產品更似‘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亞非等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網絡基建較差,通電不通網,沒有 4G,智能手機無用武之地,唯有選擇功能機。但,隨着一些欠發達地區網絡環境的改善,4G 網絡甚至 5G 網絡的普及,大量用戶叛逃是遲早的事,而屬於功能機的市場最終會被智能機吞併,功能機也會變成細分市場的產物(亦或是一種逆潮流的小衆產物)。

隨着中國廠商們不斷出海,印度、非洲部分中東等地區儼然已成爲新的‘戰場’,它們發展的軌跡無疑會與曾經的國內市場類似,功能機的市場早晚會被智能機取代,這對依賴於功能機業務的 HMD(諾基亞)來說不是一個好勢頭,需要在智能機市場加倍努力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