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摩天大楼》的上线,带起了一波“她悬疑”的热潮。这部结合女性、悬疑、单元剧等多个元素的作品,在带给观众爽快的观剧体验的同时,也不乏对诸多社会问题的展现和探讨。事实上,“悬疑”并不是这部作品的真正内核,原著作者陈雪直言:“寻找凶手确实不是我首要关注的,我真正想探讨的是,如何透过对他人生死的思索,进而使自己也产生对生命重新的省思,因而带来对生命的改变。”

带着这样的使命,故事在一座摩天大楼里展开。咖啡店老板钟美宝意外死亡,两位警员在探案过程中逐渐深入这栋摩天大楼的人性迷雾中。

该剧前半部分颇为惊艳,借助于案件的侦查,提供了多重推理走向,同时有条不紊地展示了不同阶层各色人等的故事。在保安谢保罗的口中,他是一个重情重义并被前任深爱着的人,事实上,他跟踪前女友并被其拉黑;在建筑师林大森的口中,他是一个因妻子强势而烦恼的成功人士,事实上,他追求权势不惜盗窃妻子作品……而主角钟美宝,她不仅美丽善良、经历坎坷,物证中她那些与身份不符的奢侈品和昂贵唱片从哪里来的也令人遐想。这些叙述展现出广阔的灰色地带,人性明暗交织,是复杂而迷人的。

可惜,正当观众被这广阔地带所吸引,想要进一步深究的时候,《摩天大楼》的表现却有些后继乏力。随着剧情进一步发展,灰色地带被逐渐蚕食。后面本应更加出彩的社会推理部分,却因为人物的标签化、工具化以及二极对立的设定,俨然分成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阵营。

在前半部的诸多暗示里,主角钟美宝是个复杂的人,她的人生里应该隐藏着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值得观众去探索与思考。然而到了后半部分,她俨然成了“完美受害人”,毫无瑕疵。而完美受害人的对立面,则是一恶到底的钟美宝的继父颜永原。他恶毒、狡猾,擅长洗脑和暴力,猥亵少女,善于伪装,如果结尾没有意外出现,他就顺利逃出生天逍遥法外了。这种处理固然无法回应前面的铺垫,让人产生体验的断裂感,更重要的是,它否认了人性的复杂,让原本鲜活的人物沦为剧情反转的工具。

这是非常令人可惜。不仅《摩天大楼》如此,今夏火起来的几部女性主题剧《三十而已》《白色月光》等都有这样的遗憾令人击节叫好的开端,原本充满可能性的人物和情节,最后却一路垮塌,走向了虚浮。《摩天大楼》后半部不断反转,追求情节的出人意外,但却隐隐忘却了曾经的初衷省思生命、改变生命。

“摩天大楼”是一个隐喻: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拼命攀升,企图够到天际,但却因此忘记了彼此沟通的语言,而且逐渐失去了回到地面上来的能力。而对艺术创作者来说,在形式上过于追求极端,是攀升另一座“摩天大楼”,如果未曾有更深的勇气去探索人生、人性和世界的真实面目,再好看的剧也只能算得上是半部好剧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