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悟道詩就是領悟佛理、領悟道經、領悟真理等。要說悟道詩,最有名的自然要數唐代高僧、東山法門開創者、禪宗五祖弘忍在決定將衣鉢傳給誰時,六祖慧能與北宗禪創始人神秀兩人的悟道詩。

神秀跟隨弘忍學佛多年,主張漸悟: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則是主張頓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兩人不同的主張,不同的悟道詩,於是兩人推上了不同的道路。今天咱們要讀一首非常小衆的悟道詩,這首詩之所以小衆,不僅僅是因爲作者名字不可考,而且出處也不是我們常聽說的《全唐詩》《全宋詞》《宋詩選》等書,而是出自宋代羅大經創作的一部文言軼事小說《鶴林玉露》,《鶴林玉露》雖然說是軼事小說,實際上有超過一半的內容是評述前代及宋代詩文。

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已經皈依佛門的尼姑趁着春季到來離開寺院去尋找春天的蹤跡,卻一無所獲,當歸途中遇到一棵梅花樹時,突然意識到春天原來就在自己身邊,有種“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之感,尼姑一下就頓悟了,寫下一首《悟道詩》: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尼姑的這首悟道詩不像神秀、慧能那般單純說理,其中帶着一些少女的調皮與生動,不管從悟道還是尋春來看,都是一篇佳作。

前兩句尋春(求道),尼姑爲了尋找春天的蹤跡,從“盡日、踏遍”就能看出,尼姑花了很多時間,走了很多地方,這時小佛腦中就有一幅畫:一個穿着忙鞋,握着竹杖的尼姑,出入深山,行走白雲間,瀟灑飄逸,仙風道骨,好一幅禪機圖。

後兩句尋到春(悟道),歷經時日,踏遍千山萬水,卻找不到春天,誰曾想在歸途中卻有意外的收穫,一樹梅花在路旁,她立刻愁雲盡散,喜上眉梢,深深地嗅了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不禁感嘆,這春天原來早就來了。

我們都知道,梅花雖開在寒冬,卻是春天的信使,它不願意與其他花朵在春季爭芳鬥豔,它只想爲世界報告春天到來的訊息,“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故而看到梅花,尼姑彷彿已經開了萬花盛開的春季,“春在枝頭已十分”,她的喜悅,在梅花身上,更在想到的未來之景上,平淡無奇才更顯梅花本色。

整首詩雖然是一首悟道詩,卻沒有悟道詩那種索然無味、枯燥的感覺,一個“嗅”字將整首詩都顯得生動起來,更是將尼姑的形象具體化:她不是一個常伴青燈、刻板、不食人間煙火的尼姑,她是一個心中有花、活潑、自在又有生活情趣的少女。一首悟道詩寫得如此富有感情,被人們從《鶴林玉露》找尋出來,千古流傳。

參考資料:《宋元筆記小說大觀》、《宋人絕句三百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