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来临了。每次考试我们都会看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景。这不,期中考试一结束,就有许多家长给我来信,咨询一些孩子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有位家长来信说:“我的儿子这次期中考试又考了班级倒数,我真的很失望。想想,自认为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暑假时,特地找了家庭教师给他补课;为了他的学习,我甚至在学校外面租房子陪他。可是,他的成绩非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行了。难道他真的那么笨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从这位家长泄气的话语中,我能感觉到他深深的无奈。在无计可施的窘境下,他想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认为孩子笨。可我还是很肯定地说,认为是孩子的问题,错,问题绝对在家长。

“很多家长容易重复这样的错误: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好,可有段时间刻苦学习,终于考了90分。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到妈妈面前,期待妈妈的夸奖。

可这个时候,妈妈说了和许多父母相同的第一句:‘你们班有考100分的同学吗?’一个月后,孩子终于考了平生第一个100分,妈妈又问:‘你们班有几个人考了100分?’孩子的眼睛一下子变得黯淡。

现在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有前进的动力吗?孩子破罐破摔,家长就完全没有责任吗?

在我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经历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孩子的天资差异其实并不大,但在父母差异极大的教育之下,有的孩子内心有了‘我是优秀学生’的自信,有的孩子则有了‘我智商不行’的心理暗示,这种自信或暗示就是孩子发展出现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

家长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而且在行为中,要表现出期盼的真诚、情感的真挚、等待的耐心。

从以上的家庭教育的现象中,著名心理学家沈从德教授深刻揭示了孩子好、差与父母好、差之间的联系。

作为家长,一定要深刻反省家庭教育中的一种思维:那就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充斥着一种弱势文化。

这种文化以“谦虚、低调、自己人、为你好”等为掩护,以刀子嘴、豆腐心为借口,总是瞪着一双吹毛求疵的眼睛,善于用显微镜从负面找缺点、用放大镜放大缺点,其结果是:辛辛苦苦摆将自己和孩子整治得遍体鳞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