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評估自己的糖尿病病情輕重 是糖友及其家人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如果片面地通過檢測血糖的高低作爲判斷標準是有侷限性的。一般來說,糖尿病病情的評估涉及的檢查主要有:血糖、血壓、血脂、肝腎功能、心電圖等重要功能篩查。

但考慮到在家無法及時獲取檢查數據及缺乏專業知識,類似檢查數據不適合在家簡單的評估糖尿病病情的輕重。所以,糖友在家簡單評估病情輕重,主要參考兩個指標:血糖情況(血糖高低、波動)、有無併發症。

0 1

如何評估輕症糖尿病?

✔年齡小(35週歲以下)或病程短(≤3年)

✔血糖達標且長期穩定;

✔生活作息規律,體重正常,正常生活工作、學習;

✔無低血糖等急、慢性併發症的症狀;

以上糖友可以初步評估爲輕症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飲食運動,按時用藥,每週監測3~5次血糖,可以有效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發生。

02

哪些危險信號提示病情加重或嚴重呢?

1

血糖偏高,降不下來和(或)波動較大

血糖情況是判斷病情嚴重是否最直接的指標之一,血糖長期偏高,與血管併發症(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有着密切的關係,血糖控制的越差,血管併發症的風險越高。

血糖的穩定性,也越來越被重視,《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認爲:血糖波動對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續性高血糖更爲嚴重。

血糖波動通過激活氧化應激通路,損傷內皮細胞功能,加劇慢性炎症狀態等,造成血管損傷,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2

患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慢性基礎病的患者

患者不單有糖尿病,還合併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兩種或多種慢性基礎疾病。與單純的糖尿病患者相比,這些患者的危險因素更多,日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也更高。

3

反覆發生急性併發症的患者

反覆發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 高滲綜合徵等,往往預示該糖友的血糖波動大、血糖高、病情惡化等,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應立即前往醫院住院治療。

4

出現慢性併發症或病程較長或老年患者

是否出現慢性併發症是評估糖尿病病情輕重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病程長或老年糖友(≥65歲),隨着病程的延長或年齡的增長,胰島β細胞功能也會逐漸衰退甚至完全衰竭,導致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完全不分泌,血糖控制達標且穩定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要顯著高於輕症糖友。

5

1型糖友

1型糖尿病的顯著特點是患者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基本衰竭,終生需要使用胰島素。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的風險遠高於2型糖尿病患者。

03

輕重患者是可以相互轉變的

糖尿病的輕重只是相對而言,兩者之間不是固定不變的,輕症糖友隨着病程、年齡的增長,飲食運動治療不嚴格、用藥不及時等情況,病情也會由輕變重。

反之,重症糖友加強生活幹預,按時用藥、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心態樂觀積極,血糖控制達標且穩定,也會由重症變爲輕症,可以有效降低或延緩併發症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