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關於身世被吐槽最多的恐怕非乾隆皇帝莫屬了!有人說他是海寧陳家的子孫,也有人說他是雍正與宮女的私生子,以至於一些影視劇直接說乾隆是果親王的兒子,這個說法實在過於荒誕,不值一駁!

清朝那麼多帝王,爲什麼只有乾隆帝的身世被傳得如此離奇呢?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個狀況,其實是因爲清朝官方公開承認了乾隆帝的身世是有問題的!誰這麼大膽?敢把如此重大的宮闈祕聞公諸於世!

您能想到嗎?此人正是在歷史上以謹小慎微著稱的道光皇帝!

那會兒嘉慶皇帝剛剛猝死在避暑山莊,道光帝靈前即位之後匆匆返回京城!按說新君登基,普天同慶,39歲的道光帝年富力強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時機,可是細心的大臣卻發現皇帝滿面愁容,這是爲什麼呢?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軍機處沒有一個是道光帝的心腹,全都是前朝老臣,道光帝是咋看這幾個老傢伙咋不順眼!當時軍機處有四位軍機大臣,分別是65歲的首席軍機大臣託津、79歲的戴均元、同樣都是60多歲的文孚和盧蔭溥。

這些人說起來是新帝的臣子,可是做起事兒來都跟皇上二大爺似的,擺起老資格來都一套一套的,畢竟這些人不僅伺候過嘉慶皇帝,有的還伺候過乾隆皇帝,所以倚老賣老對道光皇帝也不是十分恭敬!所以,道光帝也是一肚子苦水沒地方倒,尤其是想起繼位當天,託津等軍機大臣藉故沒有傳位詔書刁難道光帝一事,更是讓道光帝氣的咬牙切齒。

皇帝治不了軍機大臣嗎?我們看電視劇裏都是,皇帝一生氣,文武百官立馬下跪自稱罪該萬死,其實哪有那麼簡單呢?您當軍機大臣都是喫乾飯的嗎?

正當道光帝苦思冥想怎麼對付軍機大臣的時候,翰林院編修劉鳳誥上了一封奏摺參劾軍機大臣託津等在擬寫嘉慶帝遺詔的時候犯下“重大的、不可饒恕的錯誤”!那麼究竟是什麼問題呢?爲什麼在劉鳳誥眼裏是重大且不可饒恕的呢?

原來啊,嘉慶皇帝死後,按照清朝的老規矩,由軍機處的四位軍機大臣代擬遺詔。結果遺詔中出了問題,託津他們將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寫爲承德避暑山莊。因爲乾隆皇帝自己曾經在詩裏面寫過自己出生在承德避暑山莊。

可是,翰林院編修卻在嘉慶皇帝本人的實錄中得知,嘉慶帝曾經說過乾隆帝出生在雍和宮,道光皇帝對遺詔重新審覈後發現,果然軍機大臣將自己的爺爺乾隆的出生地寫成了承德避暑山莊,發現這個錯誤後,道光皇帝揪着這一點點小錯,大發雷霆,決心嚴懲這四位軍機大臣。

於是,道光皇帝立刻召見軍機大臣,向他們發難,並質問爲什麼把自己爺爺的出生地寫錯了?是何居心?

沒想到,託津等人絲毫不讓步,扯着嗓子跟道光皇帝當場幹了起來,你爸說你爺生在雍和宮,你爺說自己生在避暑山莊,你讓我們當臣子的如何決斷?(真正知道乾隆皇帝生在哪兒的應該是乾隆他媽,乾隆和嘉慶也未必知道)

雖然,道光帝被軍機大臣駁得啞口無言,但是也徹底撕破臉了,說到底還是軍機大臣的問題,幹嘛畫蛇添足寫那麼一筆呢?最終的結果就是,雖然軍機大臣們過足了嘴癮,但是卻集體下課。託津和戴均元直接被踢出軍機處,盧蔭溥不久也被踢出軍機處,只剩一個被連降五級的文孚在軍機處打醬油!

此事鬧得滿城風雨,盡人皆知,背後的原因自然是道光帝忌憚軍機老臣的權勢,可是明面上的原因卻是因爲乾隆皇帝的身世問題,這等於向天下證實乾隆皇帝的身世有問題,要不然至於皇帝和軍機大臣“親自赤膊上陣大打出手”嗎?如此一來,民間自然而然地會流傳出關於乾隆皇帝出身各種各樣的謠言了,說到底還是乾隆的寶貝孫子給他惹的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