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是錦上添花,但努力講好自己的故事才更重要。”

文/七月

擔任中國大使。

第八屆德國電影節的開幕式結束之後,悅幕見到了演員王學兵。作爲此次德國電影節的中國大使,王學兵剛剛結束了與章明導演等人的紅毯拍照。

“像是法斯賓德的作品,很多德國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應該是我決定擔任中國大使的一大原因,是我接近它們的最好緣分。”

除了這種緣分,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裏,王學兵頻繁地提到“緣分”二字,比如能不能拿到演員獎項、會選擇怎樣的劇本和角色以及會與哪些導演合作。他更看重的是自己在其中有沒有盡全力去努力講好故事,對待其他的態度都是他表示贊同的“有些佛系和淡然”。

不過,這些年來,國內陸續出現了不少中生代演員在歐洲電影節上斬獲影帝、影后的榮譽。對於同屬中生代演員的王學兵來說,經歷了《白日焰火》擒熊、《冥王星時刻》提名戛納,從業20多年的他渴望拿到“三大”獎項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

實際上,回看王學兵作爲演員的這一路走來,無論是不斷尋找在演技上的個人表達,還是與更多年輕導演的合作等,他的前進目光始終沒有偏離“三大”獎項這個目標。

1

—“三大”獎項的意義—

中生代演員的發展環境。

歐洲三大電影節有着足夠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對於國內演員來說,除了奧斯卡,歐洲“三大”的演員獎項可以算得上是專業性大獎的最高榮譽。這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着國內演員的發展,其中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中生代演員,就更渴望獲得這類獎項。

近幾年來,國內電影市場上陸續出現了一些演員拿到“三大”的演員獎項,稍早的廖凡憑藉《白日焰火》斬獲柏林影帝,之後的王景春和詠梅憑藉《地久天長》拿下柏林影帝和影后。不難發現,這幾位演員都屬於中生代演員。

對於同屬中生代演員的王學兵而言,“三大”獎項同樣也是他的追求。“不管是做演員、導演,都是希望得到認可和肯定的,尤其是歐洲三大電影節這些含金量更高的獎項。”

當初憑藉《白日焰火》參加柏林電影節時,王學兵就曾表示自己想要拿個“三大”演員獎項,這個目標到今天爲止仍是他的前進方向。畢竟,王學兵前後參演的《白日焰火》和《冥王星時刻》這兩部作品,或是在柏林擒熊,或是入圍金棕櫚,感受過那種氛圍的他有些遺憾,自己至今尚未獲得過海外知名電影節的演員獎項。

實際上,從《一個勺子》提名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到去年《海面上漂過的獎盃》獲得平遙影展最佳男演員,再到今年《罪業搭檔》獲得FIRST影展最佳演員,王學兵已經一定程度上通過一部又一部作品在國內市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雖然王學兵對獲得“三大”獎項一直以來都有着堅定的追求,但針對拿獎這件事本身,他並沒有強求的態度,“拿獎當然是一件錦上添花的好事,但那是一種緣分”。

作爲一名從業20多年的演員,在追求“三大”獎項的這條路上,相比結果,王學兵顯然更關注這個過程,“並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能拿獎的,你能做的只有努力讓自己更接近這個結果,更重要的還是創作,這中間你有沒有講好這個故事”。

2

—“我反而希望自己定型”—

正在尋找自我表達。

從業20多年,王學兵先後出演過很多電影作品。回看王學兵這一路以來的作品,可以從中梳理出一條較爲清晰的發展路徑,從之前的商業片居多到之後的文藝片爲主。但其實,這並不是王學兵刻意追求的結果。

“大多數演員在選擇本子上是相對被動的,我本身一點也不排斥到底是拍文藝片還是拍商業片。我當然希望可以拍商業電影,而且我覺得對於演員來說,通過一部電影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關於接下來的作品,王學兵也並沒有特意去規劃走怎樣的發展路徑,“之後還是不會在選擇時區分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無論商業片、還是文藝片對我來說都是電影,主要還是看有沒有好本子”。

不過,從《冥王星時刻》裏的導演王準,到《海面上漂過的獎盃》裏的安鵬遠,再加上《未擇之路》與《罪業搭檔》裏的角色,不少觀衆覺得王學兵這幾年出演的文藝片角色有些類似,認爲他被定型了。不同於其他演員出演角色出現重疊時想要“轉型”,王學兵反而希望“自己作爲演員被定型”。

“這一路走來,其實每個演員都在通過詮釋不同角色,尋找屬於自我的一種表達。我不覺得演員應該成爲一個千面人,當然你的角色肯定是多樣化的。所有的角色都是你這塊材料塑造出來的,材質並不一定適合更寬的戲路,還不如在合適的範圍內做到最好。”

在王學兵看來,當一個電影找到某位演員的時候,就說明這個角色符合這位演員本身所擁有的某些氣質。“你需要做的只是,用你這塊材料如何把這個故事講好、把這個角色演好。我們不需要演成別人的樣子,要不然的話,爲什麼不去找另外一個人來演呢?”

此外,王學兵也希望去詮釋更多不同的類型角色,去發現自己的更多可能性。其中,王學兵接下來特別想要嘗試老師角色,“我父母是教師,我從小也是在學校院裏長大的,我對教師有着一定的情結”。

然而,讓王學兵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教師題材的影片太少,“這些年我看過的只有于謙老師的《老師·好》”。所以,王學兵希望市場上能夠出現更多多元化的影片內容,“實際上,市場確實多元化了,但顯然不夠多元化,不僅僅是教師影片,除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剩下的都是稀缺的”。

3

—“很高興自己在

年輕導演眼裏有價值”—

挖掘隱藏的閃光點。

近幾年來,不少中生代演員通過出演年輕導演的作品,來扶持這些年輕導演,這已經成爲了一種大趨勢。例如,段奕宏、大鵬出演了陳宙飛、費聿竹的《雙探》,王硯輝、王傳君出演了翟義祥的《馬賽克少女》等。

從《未擇之路》到《海面上漂過的獎盃》,再到《罪業搭檔》,可以看到的是王學兵也在與年輕導演的合作上儘自己的一份力。但是,王學兵內心裏並不認爲是自己扶持了年輕導演,更多的還是雙方之間的互相扶持。

對於王學兵來說,受到了年輕導演的邀請和關注,出演了他們的一些處女作,是一件令他非常高興的事,“很多年輕導演能夠想到我,說明我在他們的眼裏還是有價值的”。

因此,王學兵接下來也希望能夠與更多年輕導演合作的。畢竟,雖然年輕導演在當下還不足夠成熟,但國內電影市場的未來實際上是屬於他們的,“而且你跟他們合作才能更瞭解這個市場的變化在哪,然後跟上去”。

不過,未來會與年輕導演還是知名大導演的合作居多,王學兵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對他而言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他想要不斷挖掘自己隱藏的閃光點。“與不同導演之間的每一次溝通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沒有哪個戲是我拿着上一個戲的經驗來拍這個戲就能成功的。”

一直以來,王學兵希望與每一位導演的合作都能達到他所追求的最好,即導演發現了你身上自己未曾發現的亮點,而你也充分領會並詮釋出他想要表達的內容。“其實對於表演,一千個觀衆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演成什麼樣都可以,但你在這次合作中爲什麼要演成這個樣子,能夠給出哪些新的東西,那纔是比較重要的。”

實際上,在王學兵看來,他想要合作的國內導演太多了,“包括我剛合作完的田壯壯老師在內,我能數出一大堆”。但在沒有合作過的導演中,王學兵首先提到了姜文,理由很簡單,“我很喜歡他的作品,覺得十分有趣”。

“我看本子時會預估它的前景,就是演出來是什麼樣、導演會拍成什麼樣。我覺得感受到本子和導演的氣質很重要。相比那種氣質符合我,我更偏向於那種氣質吸引我。”因此,被姜文“吸引”的王學兵很好奇,兩人合作會碰撞出哪些新火花,最後他調侃道“兩人都偏處女座會不會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