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曾子的第七十世孙,为晚清重臣,与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也被后人推崇为“半个完人”,其一生基本上实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曾国藩的思想,通过他的著作传与后世,曾国藩传世的著书有四部,分别是:《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和《曾国藩家书》,其中影响最深的是《冰鉴》和《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来自曾国藩与家人之间的通信往来,是曾国藩的徒弟李鸿章所整理,编成册的。《冰鉴》是曾国藩识人无数后,总结后写下的相人术。

能写出《冰鉴》的曾国藩,在识人上有着自己的独到要领,他看人极准,准到什么程度呢?

其初为京官后,在早期的家书中,就已经准确预测了他三位胞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的人生走向。而那时的曾国藩,未满三十五岁。

曾国藩属于晚成的典范,相比于其以后的人生,三十五岁前的曾国藩,并没有发迹。

曾国藩四位胞弟中,其最看重的是九弟(曾国荃),也就是后来随曾国藩带领湘兵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曾铁桶。其中最不看重的,则是四弟(曾国潢),后来事实也证明,曾国潢在曾家五兄弟中,算是建树较小,最后负责打理家务,与曾国藩的叔父一样,在曾家属于大管家。

来一个一个分析当年曾国藩对三位胞弟的人生预判。

第一、四弟曾国潢

曾国藩当京官时,在四位老弟中,只带了九弟曾国荃入京,当时曾国藩三十岁,曾国荃十六岁。对于其他二位而言(最后一位季弟,年纪尚小),曾国藩此举自然算是“偏心眼”,于是曾国藩在写给其父母的家书中说道:“临进京不肯带六弟,可怨三矣”

曾国藩写家书,回信教少的是四弟和六弟,曾国藩道:“惟男有可恕者无端,故四弟、六弟难免内怀隐衷,前次含意不申,故从不写信与男,去腊来信甚长,则尽情吐露矣”

位卑则言轻。其四弟去年腊月来信中,吐露了什么心声呢?曾国潢道:“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可容”,看到曾国潢这样的回信,曾国藩直言:此数语,兄读之不觉汗下。

曾国潢的资质平庸,与六弟一样,多次考取功名而不进,对此,曾国藩劝道:“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还道:“既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

第二、六弟曾国华

曾国华与曾国潢不同,曾国华本身是有天分的,然而他却是功名不顺,只得了个监生。对此,曾国华自然是满腹牢骚和抱怨,而曾国藩从曾国华的抱怨中,断定他的志向不高,并在家书中规劝道:“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小试既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

曾国华属于郁郁不得志的典范,对于曾国华的才学,曾国藩很是赞赏,从回信中看,曾国藩觉得四弟曾国潢的语语平实,而曾国华的确是绝妙古文,认为能与昌黎、半山媲美。曾国藩感叹道:“不知六弟乃生有此一枝妙笔……今观此信,然后知吾弟真不羁之才也,欢喜无极,欢喜无极。”

对于曾国华,曾国藩是半喜半忧,喜的是曾国华确实有才华,忧的是其科场发挥不定,可能会终生郁郁不得志,于是曾国藩道:“六弟既有大志,虽不科名可也,但当守一耐字诀耳”

第三、九弟曾国荃

九弟曾国荃是曾国藩最为看重的,其天资聪慧,年少时被乡里称为奇童,咸丰二年,曾国荃就取得了贡生,曾国藩创立湘军之后,曾国荃带领湘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咸丰三年,曾国荃就攻破了太平军的老巢——金陵城,结束了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荃战场上用兵如神,尤其喜欢围城,所以被称为曾铁桶,由于家族中排行第九,也被称为曾九帅。

曾国荃十七岁时,曾国藩就督促他看《礼记》、《鉴》、《斯文精萃》等书,曾国藩在写给父母的家书中道:“男亦不求速效,观其领悟,已有心得大约手不从心耳”

对于曾国荃,曾国藩可谓是敦敦教导,写了一首《示弟诗》,其中对曾国荃道:“来世安可期,今生勿玩愒”

对于四位老弟读书的安排,曾国藩给父母的建议是:四弟和季弟偶从觉庵师,而六弟和九弟则下省读书。

让六弟下省读书,并不是曾国藩的本意,是不想六弟曾国华连续受打击。其对父母的家书中道:“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既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肆业省城,则乃太挫其锐气乎?”

而安排九弟下省读书,则是曾国藩对其寄予厚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