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下旬,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二旅旅長張才千(1955年授中將軍銜)根據上級指示,決定率部攻打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的河南光山縣城。

當時光山縣城內駐有敵人一個500多人的保安大隊,城外的寶相寺則有一個常備大隊,包括4箇中隊,約400餘人,以及一個政警隊50多人。

二旅四團團長王定烈認爲,打一個光山縣城不需要出動全旅兵力,請求帶四團完成攻城任務,得到張才千的批准。

按照一般規律,攻城首先要拿下城外的制高點,然後再奪取縣城。於是,王定烈(1955年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決定派一個連的兵力首先攻打寶相寺。

1946年1月5日黃昏後,戰鬥正式打響了。

四團一營一連在城北一片開闊地裏,往小山崗上的寶相寺進攻。子彈呼嘯,火光閃閃,夜空被撕裂,寶相寺被淹沒在濃煙烈火中。

敵人憑藉堅固的工事和精良的武器,從碉堡中發射出密集的子彈,構築起強大的火力網,封鎖住一連指戰員前進的通路。

突擊隊的第一次衝擊就未能奏效,有幾個戰士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

王定烈怒不可遏,又派出一個連的兵力,在炮火、機槍的掩護下,發起了第二次攻擊,炮聲、槍聲、喊聲響成一片。

當他們抵近寶相寺交通壕外圍時,敵人前沿密佈的闇火力點一齊開火,突擊隊又被打得抬不起頭來。

城內的敵人見寶相寺遭到解放軍猛攻,也派出兵力前來增援,進一步加大了我軍攻擊的難度。

這樣連續攻了幾次都沒有把寶相寺攻下來,戰鬥陷入僵局。

這時天已經快亮了,王定烈爲了不讓部隊造成更大傷亡,只得讓部隊暫時停止進攻,自己打電話向張才千彙報戰鬥,請示攻不下寶相寺該怎麼辦。

張才千知道王定烈是一員有勇有謀的戰將,他停止攻打寶相寺,說明他懂得不要一味蠻幹,並沒有加以批評,而是讓部隊暫時休息。

但眼前的僵局該如何破解呢?張才千掛上電話後也陷入了沉思。

這時,他感覺有些口乾舌燥,便伸手去拿桌上的軍用水壺喝水。沒想到因他把注意力都放在思考問題上,不慎把軍用水壺碰翻在地,發出“噹啷”一聲。

張才千回過神來,一眼看到水壺正好倒扣在地面上,裏面的水都流了出來。

看到這一幕,張才千忽然眼前一亮,悟出了破敵之策。他一拍腦門說道:“問題原來出在這裏,不能本末倒置!”

一旁的作戰參謀耿其樹大惑不解地說道:“旅長,你說的是什麼問題?”

張才千並不直接作答,而是命令耿其樹:“你馬上要通王定烈的電話!”

電話接通後,張才千開門見山地對王定烈說道:“你們打寶相寺打錯了!”

“打錯了?”王定烈驚訝地說,“咱們不是一直先打外圍制高點再攻城的嗎?”

“問題就出在這裏!”張才千斬釘截鐵地說道,“你們必須打破常規、改變戰術,乾脆來個釜底抽薪,先把城攻下來,使寶相寺孤立起來,再攻!”

王定烈聽罷,仔細想了想,頓時恍然大悟:“旅長,我明白了,就這麼辦!”

拂曉時分,城西北突然傳來一陣排炮震天響,四團開始攻城,火光一閃,騰起一片煙霧。

王定烈親自指揮四團突擊隊,在炮火掩護下架起雲梯往上衝。

城牆雖然堅固,但守城的敵人一聽炮響就往城下跑。這是因爲解放軍不打寶相寺突然來攻城的做法,太出乎他們的意料。

敵指揮官慌忙命令手下用機槍往城外掃射,架梯的突擊隊戰士被敵人打落下來。第二梯隊又接着上,迫擊炮轟擊城垛口的敵人,敵人的機槍被我炮火打啞了。

突擊隊急速把梯子靠攏城牆,勇士們一躍而上,在城牆上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敵人終於招架不住,抱頭鼠竄跳下城牆逃跑了。

我攻城部隊立即控制了北臺子,打開了北門,部隊像潮水般地擁進城裏。

這時,圍攻東南角的部隊也攻進了城。敵駐守東嶽廟的常備大隊一聽槍響就逃跑了。

就在我軍攻城時,僞縣長兼保安大隊長張從虞正在跟他的手下打麻將。

等到解放軍攻城部隊拿下北臺子時,張從虞見勢不妙,也不管他的難兄難弟,一溜煙地出東門逃跑了。

防守在南門的保安大隊二中隊長呂德義,看到北臺子失守,準備逃到城外去,卻被一名戰士一槍打中右腿,只能乖乖當了俘虜。

我軍佔領東南西北城門,解放了光山縣城後,即乘勝攻打寶相寺。

當時固守在寶相寺的敵人由保安大隊三中隊長彭亞東率領。彭亞東從碉樓的槍眼裏,眺望到縣城已被攻破,寶相寺又被團團圍住,眼看大勢已去,只得糾集手下的嘍羅商議投降。

不一會在碉樓裏伸出一把刺刀,刺刀上綁了一塊白布,表示投降。接着,敵人把手槍、步槍、機槍都往碉堡外面扔了出來。

光山戰鬥至此勝利結束,我軍全殲敵人一個保安大隊,計600多人,並繳獲了一大批槍枝彈藥。

戰鬥結束後,耿其樹對王定烈打趣道:“王團長,這次你們獲勝,多虧旅長不慎打翻了一個水壺,悟出破敵之策,打破了戰鬥僵局!”

相關文章